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川东小区:“千万工程”下的幸福蝶变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崇熙 2025-10-25 08:33:19

在永川,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川东小区正经历着一场温暖而深刻的变迁。这里曾是脏乱差的“三无”小区,如今却在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通过“邻里永望”行动,实现从破旧无序到温馨有序的华丽转身,成为基层治理的典范。

p2_s
网格员操作智能化道闸系统。

党建引领开启治理新篇

永川区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开展“邻里永望”行动为主线,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南大街街道小桥子社区党委积极响应,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川东小区党支部,进而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由社区大党委联合辖区派出所、街道物管办、业主代表、社区党委成员等共同参与小区治理。

党支部书记胡帮琼带领团队,深入走访调研,搜集业主意见,制定小区保安、保洁、财务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经过征求居民意见、党支部过会研究,成为小区居民共同遵守的规范。通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从无序走向有序,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便民早市升腾人间烟火

针对川东小区过去的混乱状况,小桥子社区决定利用市场内的狭长空地,打造便民早市。在征得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同意后,2024年6月,川东便民早市开始试运营,8月正式投运。

如今,每天早晨8时许,川东便民早市便人头攒动,各种时令果蔬、生鲜等农副土特产摆满摊位。来自三教、来苏、吉安、胜利路等镇街的群众,纷纷前来摆摊售卖。来自吉安镇金门村的唐德森、伍开军夫妇,每逢赶场天都来此摆摊,每个赶场天能卖200来块钱,一个月下来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李长金老人也经常来此卖菜,他说这里收费便宜,卫生费一天只要一两元,经营品类少的甚至不收费,而且市场服务很好。

p1_s (2)
烟火气浓郁的川东早市。

早市不仅方便了摊主,也让周边居民受益。来自新城区的杨丽每天上班前都会来此买菜,她觉得这里的菜价格公道、新鲜。市场两边的门店也因早市的兴旺而生意越来越好。早市的成功运营,不仅规范了小区管理,还为社区带来每月5000元左右的集体收入,这些收入全部用于小区公益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

设施升级提升居住品质

随着早市的发展,川东小区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社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地下管网进行了重新清理和铺设,彻底解决污水横流和化粪池爆裂的问题。同时,为解除瓷砖掉落的安全隐患,申请了瓷砖排危项目资金,新建外墙瓷砖防坠网400余米。

在停车管理方面,社区与保安公司对接,由保安公司免费提供场地,打造了免费的摩托车、三轮车停放点。社区还筹集1万余元经费,建围墙、划停车位,新增车位100余个,后续又通过走访调研出台停车收费方案,打造公共停车位228个,目前停车收费已进入备案审批环节,所得费用将全部用于小区公共设施改造维护。

此外,小区的路面进行了硬化,坑洼路面变成平坦的沥青路。小区进口安装智能道闸系统,还计划对进口的两个圆形水泥柱进行美化,通过圆柱彩绘等项目,增添小区文化氛围。

小区治理发展与文化融合

为了更好地倾听居民声音,川东小区建立“半月630”邻里议事制度,每月15日、30日晚上6:30在川东早市召开邻里议事会。参与议事的有小区党支部成员、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员、居民自治小组成员、市场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居民代表等。通过这个平台,居民们可以就小区的各项事务发表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例如,在早市的提档升级过程中,居民们提出安装固定售卖台、遮阳遮雨棚等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社区的采纳和落实。邻里议事会不仅解决了小区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还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川东早市不仅是买卖农副产品的场所,还成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每天上午11时市场交易结束后,经过清洁整理,这里就成为市民跳坝坝舞的场地,每天有两队市民在这里轮流上演。

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社区还会联合中铁二十一局五公司等成员单位,在早市开展“月满中秋·情聚邻里”等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社区还正在打造时间胶囊文化墙项目,通过时间胶囊记录川东小区的变化,让居民们更好地感受小区的发展历程,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川东小区的变迁,是永川区探索新时代城市版“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党建引领、便民服务、设施升级、文化融合等一系列举措,川东小区从一个“三无”小区变成了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居民幸福感满满的温馨家园。在这里,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社区治理井然有序,城市的烟火气与居民的幸福感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新时代社区画卷。

 

记者:肖必胜/文 刘灿/图

编辑:张崇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