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晓秧锅“入川记”:永川鲜货火锅的跨省扩张密码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崇熙 2025-09-03 11:21:26
yxdsb0903005_002_01_s

将重庆火锅引入四川市场,可谓是一场颇具挑战的商业冒险。然而,从重庆永川发轫的晓秧锅鲜货火锅,却成功实现了这一看似逆向的布局:自2018年进入四川达州后,该品牌相继在四川绵阳、南充、遂宁、巴中等地开设40家门店,在竞争激烈的四川火锅市场中成功立足。

8月31日,记者来到重庆晓秧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探访这个从永川起步的火锅品牌如何成功打入火锅大省四川的密码。

鲜货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晓秧锅创始人樊广泽师从川菜烹饪大师桂祥林,后又拜全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鲁菜泰斗高炳义为师,曾获CCTV满汉全席擂台赛金奖。2016年5月,他将中餐的“产品至上”思维融入火锅,在永川创立第一家门店,开创了鲜货火锅模式。同年9月永川华创店开业,2018年开始公司化运营。

“只做食材新鲜的火锅。”深谙餐饮本质的樊广泽说,为保障食材新鲜度,晓秧锅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晚上10点冷链车从永川出发前往屠宰场采购,凌晨三四点将食材运回2000多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加工分装,确保食材当天送达各门店餐桌。这种对新鲜的极致追求,成为晓秧锅立足市场的根本。同时,晓秧锅在江津修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底料厂,保证锅底品质稳定。

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晓秧锅凭借“鲜货”定位脱颖而出,永川共开设了4家门店。得益于员工满意、顾客满意、投资者满意,晓秧锅又在重庆市内的合川、北碚、南岸、长寿等开设了门店。

入川策略:本味与本地化的平衡艺术

2018年,晓秧锅开始向外扩张,首选目标竟是火锅消费大省四川。这一决策看似冒险,实则蕴含深谋远虑:用正宗重庆风味满足四川食客对差异化体验的追求。

进入四川市场的第一步,晓秧锅自信地展示“重庆基因”,坚持使用传统牛油锅底,强调老火锅的醇厚与麻辣层次,让四川食客体验到正宗重庆风味。

重庆人吃火锅注重锅底(重油重麻重辣),蘸料通常简单(香油加蒜泥),而四川人则更注重蘸料搭配。针对四川市场的特点,晓秧锅并没有简单复制重庆模式,而是做出精细调整:对锅底辣度进行适度调整,在保留重庆风味精髓的基础上,丰富蘸料选择,除了常见的香油、蒜泥、香菜、葱花,还增加折耳根、蚝油、小米辣、花生碎、酱油、醋、豆豉等调料,完美平衡本味与本地化需求。

供应链创新:“重庆配方+本地鲜货”模式

为保证分店与永川本土味道的一致性,所有核心底料由永川工厂统一配送。而在食材供应上,晓秧锅创新采用“重庆配方+本地鲜货”模式:在绵阳建立中央厨房和冷链配送体系,确保当地门店食材统一处理;其他城市门店则采取毛肚、鸭肠、牛肉、黄喉等主要食材当地采购、当天送达的方式。

樊广泽称,这种供应链布局既保证了火锅最本质的“重庆味”不打折扣,又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度,还有效控制了成本,成为晓秧锅跨区域扩张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晓秧锅在四川市场的不断深入,其“菜品新鲜,值得选择”的承诺正在被更多消费者认可。

稳健扩张:先做强再做大的发展理念

“在强和大之中我们会选择强。”樊广泽表示,走出去不是目的,走进去才是关键。每进入一个新市场,团队都会深入调研当地消费习惯,免费推出儿童餐和老人餐,通过试营业不断调整口味和服务。

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品质不走样,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使得晓秧锅能够“开一家,活一家”。目前,晓秧锅已在全国18个城市拥有超70家门店,除川渝地区的50多家门店外,还成功进入新疆伊宁、西藏拉萨、广东东莞等地。

记者手记:

晓秧锅鲜货火锅品牌以中餐产品思维重构火锅模式,依托自建底料厂与8小时鲜货供应链体系,主打现切食材与非遗底料技艺。从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一直以“引领火锅行业发展,传承弘扬火锅文化”为使命,2022年该技艺被列为永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获评重庆老字号。从永川走进重庆,再从重庆闯入四川走向全国,晓秧锅用“鲜货”这一简单却有效的理念,改变着火锅行业的竞争格局。其成功在于坚守产品本质,尊重地域差异,即使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也能找到突围之道。它的成功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重庆火锅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