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永川学子的暑假红色足迹:实践中的历史感悟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婧元 2025-09-02 09:21:28

这个暑假,永川区的中小学生们踏上了一场特殊的精神之旅。他们游览红色景区、观看抗战影片、阅读革命书籍,并通过摄影、创作游记、短视频、手抄报、手工作品等方式,完成了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这场红色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感动,更在家庭中掀起了红色教育的热潮。

多元创作:童心向党的真情告白

8月31日的永川,暑气未消。在子庄小学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式作业展正在举行。一件件由子庄学子创作的摄影作品、手抄报、手工作品整齐陈列,记录着这个夏天孩子们追寻红色记忆的点点滴滴。

“这幅书法作品是我去了云南松山战役娃娃兵烈士陵园后创作的。”子庄小学学生李玥熹指着自己的书法作品说道,“今年暑假,我们去了云南松山战役娃娃兵烈士陵园。这座陵园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娃娃兵建立的烈士陵园,承载着一段沉重而壮烈的抗战记忆。陵园中牺牲的先烈最大15岁,最小9岁,年龄大多和我差不多。如今,他们没来得及看的高楼大厦我们替他们看见了,没吃过的糖我们替他们尝了。从云南回来后,我便写了‘稚子心灯照远途.卢沟炮影铭青史’的书法作品。以前觉得‘牺牲’只是两个汉字,现在知道这两个字背后,是和我们一样想长大、想回家的先烈前辈。”

子庄小学六年级1班学生刘文熹创作了一份主题为《我的暑假之旅》的手抄报。刘文熹告诉记者,站在遵义会议会址的老房子里,看着玻璃柜里泛黄的文件和当年的会议桌,忽然懂了课本里“伟大转折”的意思。原来英雄不是只活在故事里,他们曾在这样的小屋里熬夜讨论、坚定决策。现在的和平生活,是他们用信念拼出来的。“以后我遇到困难时,也要像他们一样不放弃,把这种坚持的精神用到学习中,做个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除了传统的书法、手抄报等作品以外,不少学生还运用新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感悟。北山中学高一学生邹昕志制作了一段5分钟的短视频,讲述苟坝会议旧址的红色文化故事。

“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避暑时,通过聆听当地村民的讲述和查阅档案资料,我才了解到那段历史。”邹昕志说,“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我好像穿越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爱国情怀。”

亲子同行:两代人的精神共鸣

在这场红色实践活动中,许多家庭都是亲子同行,共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暑假,我参观了周公馆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印象最深刻的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二楼所张贴的周总理写的《双乐天图》打油诗。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诗里藏着他乐观面对困难的精神,我好像看到先辈们不惧困难、为国奋斗的模样。”红旗小学五年级6班喻丫恬说,红岩精神是不怕苦、勇担当的精神,它提醒着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小学生,要传承这种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贡献力量。

喻丫恬的妈妈刘娟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她特意带孩子参观了周公馆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刘娟说:“我既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思政课教师,带孩子走进红色景区,看着简陋的办公桌椅、泛黄的文献,听着先辈们在困境中坚守信仰的故事,既能让孩子在红岩精神中学会坚韧、勇敢,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把爱国情种进孩子心底。在参观过程中,我给孩子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她听得很认真,还主动做了笔记。这种教育方式比单纯说教更有效果。”

红旗小学五年级5班学生艾晓埼创作了一首名为《童心向党》的诗。艾晓埼说:“暑假,我们参观了松潘县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像红军不怕困难一样,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要树立远大目标,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良好品德,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一份力量。”

艾晓埼的妈妈说,在和孩子一起参观的过程中,家长也重温了革命历史,接受了精神洗礼。这种亲子互动很有意义,既增进了感情,又传承了红色基因。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表示,通过陪伴孩子参加实践活动,他们自己也收获颇丰。“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视角理解历史、表达感悟,常常能给我们成人以新的启发。”家长张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深度感悟:历史照进现实的光亮

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创造了作品,更让他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以前在课本上学历史,总觉得有些遥远。”文昌中学初二学生钟运霆说,“暑假,我去重庆看了《重庆1949》,感觉历史一下子就鲜活起来了。我拍摄了一组照片,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家人和朋友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厚重。”

在陈食街道,三官殿小学的孩子们组成“小小讲解员”团队,为前来参观学校内的聂帅陈列馆的游客作义务讲解。“刚开始我很紧张,但越是深入了解聂帅的事迹,就越是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三官殿小学学生小刘说,“现在我能很流利地讲解聂帅勤学故事,我要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红色教育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而要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子庄小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正是希望红色教育能够入眼、入耳、入心。

据悉,永川区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推出了一张别具特色的“红岩铸魂”思政地图。这张地图巧妙地将永川多个历史和文化点位串联起来,如桂山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等,共计35个点位。通过这张地图,学生们不仅能在线上资源中学习,还能线下走进这些场馆,借助数字技术穿越时空,聆听更为生动的思政课。

红色足迹,永不磨灭;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永川青少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篇章。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