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永川区双石镇脚盆井村一片玉米地上,两台联合收割机忙而有序地穿梭在一片玉米地里。在机械的轰鸣声中,一株株高大的玉米植株被轻松卷入收割机中,割秆、采摘、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正在此处进行“2025年玉米‘品’字型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示范应用项目”测产的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粮作机械科科长李尚称,这片玉米采用“品”字型种植模式,脚盆井村共有示范面积400亩,种植品种为东单1331。
何为“品”字型玉米种植模式?李尚说,它是一种通过优化植株空间布局实现高密度种植、增产增效的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不一样,其核心特征为单元多株、宽窄行交替的“品”字型交叉排列。
“为确保单元内株距均匀,‘品’字型种植采用‘智能气吹式精量播种机’播种,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播种的密度,还可以使植株之间通风透光,让玉米充分吸收阳光。”李尚说,从今天随机抽取的3个代表性地块进行机收测产来看,每亩种植密度提升30%,3块地平均亩产581.5公斤,较2024年度永川玉米统计平均产量476.9公斤增产104.6公斤,单产提升21.93%。按照当前优质玉米国家收购价2.46元/公斤计算,玉米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示范应用项目亩均增收257.3元。
据了解,今年,市农机总站首次在永川、涪陵、江津等5个区县试验示范玉米“品”字型高密高产种植技术,下一步,市农机总站还将陆续在其他4个区县开展测产。经过在永川进行的实收测产,种植户普遍反映良好,称其“省工又增产”。专家认为,永川“品”字型玉米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成效显著,预计其他区县效果也不错,计划明年加大玉米“品”字型高密高产种植技术推广力度,逐步在全市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