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高二(14)班罗凤娇
以爱心为盔甲,抵挡人生中的风雨;从心灵出发,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播洒立德树人的阳光……这,就是永川萱花中学优秀教师梁君老师的写照,也是以梁君老师为代表的众多萱中教师的写照。
2003年,梁君老师走上了萱花中学的讲台,开始用一支粉笔转动她的年华。从21岁到40多岁,躬耕教坛20多年,迄今已当了将近20年的班主任,送走了8届毕业生。20余年的教学生涯,坚定了她最初的信仰,坚定了她要用一生和她爱的孩子们一起把生命变得更鲜活的决心。
因为有爱,才有盔甲
“妈妈回来了!”这在普通人家里,是不足为奇的一句话,但却是梁君老师踏进家门那一瞬间能够消除她一天疲惫的天籁之音。因为这句话是她的儿子锟仔仅会说的一句完整的话语。因为先天缺陷,锟仔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为听力智力运动多重障碍,医生说他可能永远不会说话,也无法走路。多年来,梁君老师带着锟仔,天南海北四处求医,甚至不惜卖掉婚房……梁君老师的丈夫是一名狱警,因为工作需要,常常值班不在家。大小的家务、残疾的儿子、患癌的老人都需要梁君老师的照顾,而锟仔是梁君老师最需要特别照顾的一个。锟仔的爷爷奶奶说,妈妈不在家时,锟仔总会把门打开,不让任何人关,一直呆呆地看着门外,只要一听到脚步声就会不停重复“妈妈回来了”。梁君老师不知道锟仔说过多少遍,才能清楚地说出这句话!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关上一扇门必打开一扇窗。因为有了锟仔,梁君老师更清晰地明白爱该如何书写,这让她成为了一个懂得付出并以爱心来呵护孩子成长的真正意义的“妈妈”。
梁君老师依稀记得2015年寒冬的一个深夜,那天锟仔又病了,发着高烧,一直不退。梁君老师反复给他擦洗、喂水,一直忙到半夜12点多,锟仔的抽泣呻吟声才渐渐平息,缓缓地入睡了。那时的她一躺下便再也不想动弹!这时,她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老梁,我肚子好痛,快来啊!”是学生李艳。这孩子是一个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对梁君老师也是特别依赖。“不要害怕,老梁在呢!马上到!”梁君老师安慰道。放下电话,给家里人简单交代了一下,望了望躺在旁边的那个瘦小的身躯,她顿时感到心里有被撕裂的感觉!顾不了那么多,她飞奔出门,拦车赶到学校宿舍。看着痛得满头大汗的李艳,梁君老师心痛不已,以最快的速度把李艳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后说,是急性阑尾炎,幸好送医及时!梁君老师一直守在李艳身边,李艳深感安全;李艳手术后苏醒过来,脸上已然没有了昨晚的恐惧和痛苦,那一抹含着酒窝的微笑正如当时天际的朝霞。天,亮了!那一抹笑也让梁君老师忘记了一夜的疲惫。她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八九十斤的自己能变得如此坚韧。或许,因为爱,让梁君老师有了那超人般的盔甲!
一声“老梁”,一生老娘
“老梁”是学生们对梁君老师的专属爱称。陈善是第一个叫她“老梁”的学生。梁君老师至今还记得,刚入高中的他着装简朴,特别内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家境特殊,收养他的养父母已年过古稀。于是梁君老师就和他家里老人约好家访的事对孩子保密。从那以后,梁君老师就把陈善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小心翼翼地用各种理由走近他,关心他。那年六月,陈善的生日到了。她选了一套新衣服,还写了一封很长的信送给他,给他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那天,陈善穿上了新衣服,阳光下他灿烂的笑容,成为那个夏日最动人的记忆。后来,梁君老师笑着说自己每年都能吃到陈善送来的红薯和橘子。陈善上大学后,每年打完暑期工,还不忘给她寄来神秘礼物。现在的陈善,已是一名阳光开朗、教学有方的中学教师,他时常和梁君老师一起讨论学生的教育,聊家常谈人生。一路见证陈善的成长,梁君老师心里无比欣慰。她相信,无声的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度过年少时每一段难以启齿的艰难时光。
也正是一届届如同陈善般的孩子,为梁君老师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爱的色彩,那是从心出发、心灵相融的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爱。
“绝不以敷衍的姿态站在讲台上,那样的我会羞愧难当!”每个清晨,梁君老师正能量满满地走进教室,激情飞扬。她希望她的孩子们在有她陪伴的日子里,眼里看到的都是春天的明媚。每个晚上,梁君老师都会载着满满的收获,伏案灯下。当孩子们有疑惑时,她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解惑释疑。当他们有困难时,她会毫不犹豫地倾力相助。
爱出爱返,福来福往。智商永远停留在两岁的锟仔和2017年出生的妹妹一起,现在也都会爱妈妈了。梁君老师教的一届届学生,从“老梁”那里得到爱,又把爱传递到更多的地方,传递给更多的人。
“纵然世界以痛吻我,我亦报之以歌”。一声“老梁”,一生老娘!“老梁”的盔甲,是爱心铸就;老娘的爱心,是责任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