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何林:扎根青山33年 他是最美的那棵桢楠
来源:渝西都市报 编辑:徐秋宇 2024-12-06 11:07:50
yxdsb1206005_001_01_s

生活半世纪,扎根深山33年,用常人的观念来看把青春和中年都奉献给莽莽青山的何林,有人会问:他在山里一待就是30多年,到底图个啥?

而在何林看来,如今的永川林场,翠岭连绵、绿海滔滔,便是他扎根深山的意义所在。“我只想扎根这片土地,培育出更好的苗、更好的树种,让荒坡披‘绿衣’,让绿树成‘金树’。”何林说。

初冬的云雾山,依旧绿意盎然。走进重庆林业保障性苗圃永川基地,只见苗木长势喜人。苗圃中,一位戴着眼镜、身形高大的男子穿梭其间,正一丝不苟地查看每一株树苗,他就是何林。

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见证永川区林业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当地林农增收、企业增效、青山增绿奉献着青春与汗水。因工作成绩突出,他收获了重庆市林业系统“最美基层务林人”、重庆市森林防火先进个人、重庆市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

深耕桢楠

从4000余株到600万株的跨越

桢楠,又称金丝楠木,具有树形笔直、叶终年不谢、木质坚硬耐腐等特点,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因其名贵,砍伐者众多,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重庆市永川区国有林场张家湾林区拥有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天然桢楠次生林,如此独特的资源禀赋,让何林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繁育桢楠、让古老的珍稀树种重新焕发生机的梦想。

2012年6月,何林参加了重庆市林业局组织的技术培训。中国林科院博导周志春讲解的浙江先进的育苗法激起了他极大兴趣。在周志春引荐下,何林先后前往浙江的富阳、建德、台州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芽苗移栽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回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和同事深入张家湾林区天然桢楠林采集种子。对采集到的1000余斤种子,何林视若珍宝,他亲自一粒粒播种这些精心挑选的“宝贝”,在精心管护下,种子很快就吐露新芽。

2013年,何林的第一批80万株芽苗移栽无纺布轻基质容器小苗出圃,产值达200余万元。如今11年过去,最初的小小种子已长成一棵棵小树,其中长势最好的直径已达到20公分。目前,永川桢楠的数量已从2013年的4000多株增加到现在的600余万株。当地老百姓笑称:“永川的桢楠现在就和白菜一样常见啦。”

钻研技术

嫁接存活率从0到20%的突破

经测算,一株桢楠栽植40年,能长到直径30公分,这600余万株桢楠苗,40年后将为永川创造近300亿元的经济价值。

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何林面前。桢楠生长周期太长,如何能缩短其周期,最快发挥桢楠经济价值?“通过嫁接,可以缩短桢楠的生长周期,提前结果。”目前,何林正在不断尝试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让优质桢楠苗能够长得更快更好。

10多年来,何林和团队人员四处奔波,收集全国各地桢楠优质资源。“在武隆有一棵桢楠树,直径达3米,高30多米,我跑了3年都没能采到种子,今年终于采到了。”何林高兴地说。除此之外,在苗圃里,还有他前往丰都、忠县、四川合江等地收集回来的种子所培育出来的优质桢楠苗。

优质苗有了,技术却又成了一大难题。去年,何林开始探索桢楠嫁接技术,但所有树苗都尝试失败,嫁接出来的桢楠树苗零存活率。何林并未气馁,反而越挫越勇,四处搜寻资料,咨询专家,不断尝试,终于在今年,何林嫁接的桢楠苗取得了初步突破,目前存活率达到了20%以上。

“桢楠的嫁接技术目前全国都还没有重大突破,但我不会因此放弃,就像当初的桢楠育苗移栽一样,很多人都说会失败,但最终我还是用双手创造出了这一片片桢楠林。”对于技术的钻研,何林仍然保持着不服输的劲儿。

初心如磐

从1991年到2024年的坚守

林学的种子,从小便扎根在何林心底。在小时候的何林眼中,小小种子长到参天大树,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

1987年,高考毕业的何林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毅然选择了林学专业,成为了四川农业大学林学系林学专业的一名学生。1991年,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重庆市永川区国有林场工作。这一干便是30多年。

刚来到永川国有林场的时候,山上光秃秃的,林场的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干什么都困难。何林的妻子现在还记得,他们夫妻俩刚刚到育苗基地的时候,连自来水都没有,何林就到山上各处去找水源,这里一个小水塘,那里一个水坑,何林都给接上水管引到住所,他们才有了水可以用。

很多人问过他:是什么原因让你能坚持扎根山中30多年?“我从小就喜欢与树木打交道,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热爱这片绿林。”何林说。与山林为伴,与草木为友。何林逾30年的坚守,背后是对青山绿树的情怀与追逐梦想的支撑。

同样,何林坚守的底气,也源于妻子的默默支持。何林的妻子王鸿原是永川某国企的会计,为了陪何林生活在山上,提前从企业内退了下来。“那时候内退的话,退休工资会比正常退休少一半。”即便如此,也未曾从王鸿的话语里听出一丝埋怨和后悔,如今的她也渐渐爱上了山里的生活,养花、种多肉、捣鼓废弃木头,山中的日子他们也依旧过得乐趣无穷。

抬眼望去,不远处云雾缭绕,绿树成荫,这是属于何林的“世外桃源”。他与青山、与林场的故事也还在不断延续……

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