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重庆文理学院举办《工程造价鉴定》全国首开仪式暨“造价+法律”多维融合与实务应用论坛,标志着我国高校首个工程造价鉴定课程在该校开设,此举是重庆文理学院着力打造应用型工业大学的重要一环。
《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中对工程造价鉴定明确定义为,鉴定机构接受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委托,在诉讼或仲裁案件中,鉴定人运用工程造价方面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对工程造价争议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随着建筑行业法治化意识的增强,市场主体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统计,约70%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涉及到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而工程造价鉴定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法律思维、程序意识、沟通表达、写作实务等各方面的知识,在传统的工程造价培养课程中并未涉及,行业和时代的发展对此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因此,开设工程造价鉴定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文理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开展课政合作,与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开展课协合作,与重庆知行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课企合作,真正做到课程建设有深度,努力做到课程建设有特色有创新,争创全国一流特色课程。
首开课仪式结束后,活动现场还为工程造价鉴定课程主讲教师颁发了聘书,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该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就业方向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