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初夏来临,夜市闹热起来了。5月15日晚8时许,记者来到凤凰湖夜市,只见这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卖烤串卤菜的、卖水果冷饮的、经营大排档的,卖服装鞋帽针头线脑的,吆喝声、谈笑声,不绝于耳。
凤凰湖夜市因为消费选择多,烟火气浓,人气旺,在受到周边小区居民和凤凰湖产业园员工喜爱的同时,也成为灵活就业者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平台。
奋斗是人生最美的底色
在夜市入口处,“烤二师兄的蹄”——极具个性化的招牌引起了记者注意。摊主是个约摸20来岁的女孩,只见她一边熟练地翻动着烤箱上的猪蹄,一边向顾客介绍着烤猪蹄的鲜香,忙得不亦乐乎。
待她稍有空闲,记者与她闲聊起来。摊主叫刘玲,永川大安街道人,今年27岁。刘玲心态好,一说一个笑,同时也是个非常励志的女孩子,一个人操持生意,从没叫过苦喊过累。她从2021年开始在夜市经营烤猪蹄,懂得推广生意,经常在抖音、短视频上晒烤猪蹄的视频,拥有一帮粉丝。
刘玲说,摆夜市摊虽然辛苦,但每天有好几百元的进账,她也乐此不疲。经营几年夜市摊下来,年纪轻轻的刘玲已经在城里买房安顿下来。谈起今年的小目标,她说准备继续扩大夜市摊规模,把“烤二师兄的蹄”招牌擦亮,赚钱买一辆自己心仪的小汽车。
奋斗是人生最美的底色。“趁现在年轻,就要多干。”刘玲说,“躺平”不是她的人生追求,她要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多价值。
家传凉虾(糕)技艺受欢迎
“你们几碗,要凉糕还是凉虾,吃得甜不甜?”
“我们六个人一个来一碗,都要二合一(凉糕+凉虾)。”
张大姐凉糕凉虾摊前,一长溜桌子整齐摆开,桌前围满了前来吃凉糕凉虾的顾客。
摊主张大姐在凤凰湖夜市摆凉糕凉虾摊已有六七年。张大姐告诉记者,她的手艺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由于技术娴熟、待人热情,凉糕凉虾吃起来软糯纯正,受到顾客喜爱。
“每天晚上能卖多少碗凉糕凉虾?”记者问道。
“三百来碗吧,一晚上毛收入1000多,除去成本大概每天有四五百元纯利润。”张大姐答道。
谈话间,又有顾客围拢在摊前。只见张大姐动作娴熟地打凉糕凉虾,加红糖水。短短几分钟时间,又卖出10多碗。
张大姐说,她的儿子也在和她一起卖凉糕凉虾,这个小小的摊子,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希望。
卖水果也是有门道的
在一水果摊前,围着不少选购水果的市民。一种叫黑美人的小个头西瓜引得人们争相购买,而最叫座的是才上鲜的荔枝。
攀谈间,记者得知摊主姓陈,自称“陈哥”。他来自广东,在永川待了已有10余年,说着一口流畅的“川普”。陈哥说,他一直从事水果生意,凤凰湖夜市一开放他就没有离开过。他进一步介绍道,经营水果是有门道的,俗话说“水果水果,你不‘裹’它,它就‘裹’你。”卖水果的讲究很多,什么水果适销对路,怎样拉开品质差距,如何错位经营,他谈得头头是道。
陈哥介绍,凤凰湖夜市人气旺,周边的生活小区多,还有不少电子厂的工人,下班都要来夜市逛逛。他每天晚上卖水果有毛收入2000多元,有时甚至能卖到三四千元,靠这个水果摊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逛了一圈,记者发现,各个摊位生意都不错。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自去年底对市场进行提档升级后,前来夜市消费的人也越来越多,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目前有大大小小的摊位、商铺300余个。
该管理人员表示,凤凰湖夜市满足了周边市民和产业工人的购物和美食消费需求,在升腾起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升腾起不少普通家庭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潘玥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