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李刚:做躬耕田野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潆丹 2023-12-27 10:28:04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他是第九届“精耕杯”农机行业评选活动中,荣获农机行业跨越耕耘奖的获得者;

他是“永川区百名优秀乡土人才”、重庆农机一线土专家,先后获得重庆市第二届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农机驾驶赛项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等,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第一批名单。

他就是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李刚。从业23年来,他以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个性品质和勤学善钻、敢闯敢试的时代精神,从一名打工仔变身为种粮大户和从事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作业的农机手,带领着村民共同致富。

40岁的李刚原本是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永嘉乡人,2007年,他带着妻子来到永川区大安街道石庙场定居。2010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李刚购买了一台履带式联合水稻收割机,开始了跨区作业。由于服务好,机收技术过硬, 2012年11月,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李刚又领头创办了大安首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后更名为“重庆市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时常领着30多位机手走南闯北,开展农机销售和农作物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在此过程中,李刚发现了一个问题——水稻机收效果自然不用多说,省时省力还省钱,但机收也有不足,容易造成浪费,很难实现颗粒归仓。自2013年开始,李刚开始了对机收减损的研究,通过改良优化农机,减少因农机不适造成的损失。针对农机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合作社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培训机手,同时请来市里农机操作专家为机手讲解农机知识、进行田间操作示范等,尽可能减少机收损失。

通过采取各种机收减损措施,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代收的稻田稻谷损耗率从3%降低到1%以下,也就是说,每亩稻田要多产出20多斤稻谷。10年来,合作社累计机收稻谷近40万亩,减少稻谷损失近千万斤。合作社的30多名机手,有1名获得高级职称,8名获得中级职称,20名获得初级职称,有的机手还被评为市级十佳机手。

在开展机收减损的同时,一场关于粮油种植模式的探索也在同步进行。2013年,该合作社流转土地之初,基地只进行水稻或高粱一年一季的大春作物种植,秋冬季造成土地闲置。年终决算,每亩产值仅1200余元,扣除生产成本和土地租金,忙活了大半年,每亩反倒净亏损200元。针对这一情况,脑筋活络的李刚开始琢磨利用冬闲田(土)再种植一季作物。2014年,在李刚的带领下,合作社在收获高粱后的土地上首次撒播试种油菜,次年油菜亩产达300斤,亩增产值900元,“高粱-油菜”轮作示范取得初步成功。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收益,李刚带领合作社一帮人继续在高粱-油菜轮作模式基础上,加大探索试验力度,在油菜生产季同期套种萝卜、大头菜、莴笋、大白菜等蔬菜。通过不断实践,合作社成功探索出了高粱-油菜(混种春萝卜)的全程机械化轻简化生产新模式,实现一年收获三季作物的好收成,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还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种作物加起来,每亩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已全面实现了高粱、油菜等农作物“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机烘-机械粉碎秸秆还田”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为永川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李刚的带领下,该合作社积极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除服务本地200余农户1000余亩水稻的机耕、机插、机收、机烘服务外,“走出去”参与跨区作业服务,对外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此外,还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增收,每年生产纯高粱白酒50余吨、生产菜油20余吨,新增产值300万元。同时,利用油菜花生产基地,积极探索农旅休闲观光旅游,年接待游客2万人以上,带动当地农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