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祠堂石龛兴衰事 古堰古塘福泽地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6-05-23 20:53:26
4月中旬,区政协主席刘祥全,副主席马玉平、罗朝友和专题调研组一行,专程前往陈食街道调研,探寻永川历史文化遗存。

祠堂石龛兴衰事 古堰古塘福泽地

——永川区政协历史文化遗存探寻之陈食篇(下

宋波 龙远信/文 王国梅/图

 

       4月中旬,区政协主席刘祥全,副主席马玉平、罗朝友和专题调研组一行,专程前往陈食街道调研,探寻永川历史文化遗存。结束对佛岩寺及汉墓的调研后,调研组一行随即赶往刘家祠堂、乐公堰、菜茵岩堰塘、东方红水库堤坝等处进行调研,发掘沉寂的历史文化,收获颇多。

 

刘家祠堂惊现古神龛 杜氏院子兴衰耐寻味

 

刘家祠堂神龛

刘家祠堂一角

 

杜氏老院子

精美的木雕

 

       陈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12年文物普查时,就有5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这次区政协调研组临时决定前往的两个老院子,都不在当初普查文物之列,但文史价值却非常重要,可谓“陈食仓饱,宝藏民间。”

       刘家祠堂是个老院子,位于陈食马银村。居住在这里的刘昭云老人拿出族谱,调研组细细翻查发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刘氏第七十三代伯浩公自广东迁移入川,为马银刘氏的第一始祖。刘伯浩当初做生意,且子嗣多达四房,于是买了李家的房屋。

       刘家祠堂呈两进四合院布局,院前有一平坝,一横两竖的石板贯穿其中。坝前一水塘,如半圆月状,形如元宝。远眺可见三重山,村道蜿蜒,有“青龙转岸”之气势。

       石朝门上镌刻对联,右为“堂上照青藜、千百载祖德宗功、当瞻天禄”,左为“阶前列紫绶、四大房子贤孙孝、蔚起人文”,横批曰“光大门楣”。

       祠堂内的天井,虽已苔藓层叠,但如意云纹和花卉图案仍清晰可辨。

       让人惊喜的古神龛,就出现在天井后的堂屋内。在文武魁神画像的拱卫下,一座雕工精美的古神龛靠墙而立,包浆完好,保存特别完整。

       神龛为木制双层屋檐牌楼式,宽约2米,高约3米,厚0.5米,颜色彩绘但常年香火熏绕,略带紫褐色,部分漆面有冰裂纹,一种岁月沧桑感油然而生。刘家后人讲,这个神龛建于清中晚期,可拆卸,文革期间,他们就是把神龛拆成两段,悄悄分开保存,保留至今的。

       神龛上层呈立体八字形构造,龛底置神位,烫金书写“刘氏堂上始代高曾祖考妣神主位”。神位两侧楷书一副对联,右为“银炉浮赤气”,左为“玉盏放藜光”。横批在龛面屋檐下正中央,上书四字“天锡纯嘏”。据《诗经》记载:“天锡纯嘏,眉寿保鲁”,为天赐鸿福之意。横批两侧各有7个镂空雕刻,多为花卉、瑞兽等图案。

       神龛下层为一如意云纹形香案。雕刻有花卉、花瓶、人物、瑞兽、寿字纹、双龙戏珠等图案。尤为难得的是,底部分别有“罄无不宜”四字雕花。据查,出自《诗经》,“罄无不宜,受天百禄。”意思是说上天让你一切都很顺当,获得许许多多的福分与享受。

       工读传世业,山水毓人文。现年81岁的住户刘宗万说,刘家祠堂风水好,后人品行正,多有一技之长。

       人生起落无定数,院子如人有兴衰。一个院子,始终和人密切相联,它见证了人间冷暖、家族悲欢,承载着一段段难忘的故事。在双河村,杜氏老院子的兴衰故事,让调研组一行百感交集。

       杜氏老院子,又名新房子、花房子。土改后搬到这里的住户讲,院子的主人原来姓杜,开煤厂,土地之广需以“三坝邻一场”来勘界,多达几千亩。三坝,分别是沈家坝、中河坝、屈家坝;一场,就是与三坝相邻的烂午场。当初修杜氏院子时,用的都是大块的青砖、大根的石材、大棒的树木,房子大而新,颜色青白相间,远看很是花哨。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查后惊人地发现,村民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这个没有列入文物点的院子确系“豪宅”,的确具备了申报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其一,古戏台为木制两层卷棚式结构,在重庆极其罕见,在永川更是唯一的一座。戏台,又称戏楼、乐楼、万年台。杜氏老院子的戏台共两层,系典型的清代风格。三组戏曲雕刻图案以龙纹、祥云自然相间,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喜庆热闹,分布均匀,错落有致而不倚轻倚重。居中一组高浮雕,“五桂联芳”四字清晰易辨,生动再现了五子登科的场景,有光耀门庭之意。这些戏曲雕刻,历经岁月洗炼,锃黄发亮,犹如静止的舞台、无声的场面,精美绝伦美轮美奂,典雅质朴别具风韵。

       其二,石材和木材墙体保存完整。多根石柱规整,大小粗细等形制如一,高达6米左右。右厢房的四扇窗花保存完整,镂空雕刻精美,花卉纹饰有疏有密,点阵排列。进入房间,一整壁的木墙,毫无损坏,气势恢宏,让人眼前一亮。部分房屋之间的木墙,通过底部的墙栓控制,可隔断可打开。作为承重防火的砖墙,从底往上约2.5米,均为大块的烧制青砖,如同如今的空心砖大小。之上的墙体也用青砖,但规格只有底部的一半左右。

       其三,建筑规模宏大,规划建造独具匠心。有大朝门1道,小朝门2道,后门2道,木门108道。通道呈回廊式,不管天晴下雨,院内都可随意互联互通。多数房屋有二楼,也有回廊通楼上房间,其建筑形式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都非常罕见。院内有一天井,长宽约10米,其内用60余根长条石砌筑而成。马头式风火墙也是一大亮点,风火墙呈“元宝”状,两角瓦檐上翘,与硬山式风火墙相比,工艺更复杂,造价更高昂,至今尚有一个半保存完好。据考证推断,当年建造时应该有六个,左右各三个,蕴含六六大顺之意。

       杜氏院子的奢华,足以见证杜家的家境殷实。当地的住户讲,杜家老爷建好院子后,得意地说,自己家大业大,永远背不了时。为他养马的长工回答说,“三遭人命两遭祸,背不背时不好说。”杜家老爷非常生气,把马娃活活打死了。因果有报应。马娃的亲戚托人找到县官,状告杜家老爷。杜家老爷为了免灾,多方花钱斡旋,但人命官司久拖不决。杜家老爷散尽家财仍无法了结。无奈之下,最后将院子贱卖给附近地主蒋定焱,一家人最后背井离乡,逃到成都去了。

       人生有起落,善心不可泯。调研组一行走访了蒋定焱的后人,其孙女蒋丽媛已90高龄,曾孙蒋德成也60多了,考证事件基本属实。大家感叹,人生得意须尽欢,切忌张扬和轻狂。

       让人倍感惋惜的还有,文革期间,戏楼的人物雕像被敲掉头部,两侧木柱上的狮雕被盗。1984年,杜氏老院子发生大火,损毁惨重,仅残存右侧基本完好。加之院内的小河小学改建砖混学校,部分住户随意乱拆乱搭乱建,致使古院凋败,风貌不在。

       昔日豪门古宅,如今残居破屋。斜阳危房,残垣断壁,衰草披离,让人心生怜惜。可老院子的价值,岂能仅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本身。那些破旧的、残缺不全、依稀可辨的历史遗存,固然有残损、古旧和原始粗糙等缺陷,但对今人而言,仍能激发出一种莫名的激动与震憾。探寻深宅古院,与先人对话,与历史沟通,进而观照自身,以古鉴今,必将使我们的步子走得更坚实、更稳健。

 

古堰古塘福泽地 七连拱坝气轩昂

 

雄伟的东方红水库堤坝

乐公堰

宽阔的蓄水面

七连拱坝局部

 

       陈食历为永川粮仓,境内的池、塘、堰、井、库等水利设施类文物层出不穷,数量多达15个,占街道文物点的三成,且各具特色,让人大开眼界。调研组为此深度考证,取得多项文史新成果。

       乐公堰题刻:年代内容保存完整,新发现“指路”碑文。文物遗存需要传承有序,有无文字及年代是决定文物价值的重要标准。乐公堰位于陈食街道长滩河村,长约7.8米、高1.4米、厚0.3米,与凤凰湖园区仅相距数十米。

       据资料记载,青石板上刻有“清咸丰丁巳 揀选县捐修 乐公堰 正堂特示禁止放水捕鱼”的字样,左边石块上刻有“同治元年重修”的字样。

       四月正值雨季,溪水高涨,漫过堰坝,水流如瀑,调研组期待的乐公堰题刻已无法辨识,但在其最右侧的一块石头上,在水流的冲刷下,居然发现了一块新的碑文,让人喜出望外。

       在村干部的协助下,临时拦水辨字。石碑上清晰刻有“指路”二个大字,下有三行小字,细细辨认,从右至左分别刻有“东走临江”、“上走陈食”、“西走双凤”等字样。调研组现场随访了魏福娟、甘祖鑫等村民,拜访了99岁高龄的晏正权老人。据考证,乐公堰系当地一举人募集资金所修建。举人姓晏,家住长滩河村晏家屋基,因其母姓“乐”,故取名晏乐轩,曾为云贵川主考大人,人称“乐公”。

       这段史实与之前的乐公堰题刻所记互为印证,这也解答了当初为何在教育界“揀选县捐修”,知县作为“正堂”专门下令“禁止放水捕鱼”。特别是新发现关于“指路”碑文的题刻,对于补充完善乐公堰题刻的文史资料,尤为重要。

       菜茵岩堰塘:四面砌筑条石,永川现存最为规整的清代堰塘。古塘位于菜茵岩村菜茵岩村民小组,始建年代为清代晚期,长70米、宽35米,整体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堰塘由条石垒砌,每块长1.8米、宽0.41米,大小如一。堰塘边角接缝处,有榫式构件,使其更加稳固。目前,保存较好,仍在蓄水使用。

       据村民介绍,菜茵岩堰塘最初为张氏家族所修,主要用于防火、洗衣和灌溉。枯水时节,可隐约看到水下有石碑。

       区文管所专家说,别小看这口堰塘,它可是永川现存最为规整的古塘,绝对算得上是孤品。

       东方红水库堤坝:永川少有的砌浆石连拱坝,造型优美气势恢宏。永川共有大小水库100多座,多数为文革时期修建,且一般采取一字型梯田式砌筑堤坝。听说东方红水库的堤坝独具特色,调研组一行沿机耕道前行2公里,顺利抵达朱龙花村七社。远远看去,碧波之上,7个弧形拱圈环环相扣,宛如彩练飞舞,又如石落水中,波纹慢慢跌宕开去,极具立体透视的视觉美感。

       东方红水库于1966年7月动工,1979年11月竣工,历时13年建成。1973年,3号拱圈曾发生穿孔。2010年9月,水库除险加固完工。集雨面积3.86平方公里,总库容237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96万立方米,正常水位318.3米,灌面5400多亩。

       大坝为砌浆石连拱坝型,形制极为罕见。坝顶宽1.5米,坝顶长147米。堤坝呈7个连续“U”字排列,U长30米,宽20米,高32米。从坝顶俯瞰坝底,7个32米的拱圈拔地而起,依次排开,落差相当于置身10层高楼,气势雄伟,非常壮观。负责摄影的王国梅站在铁栏杆上探身俯拍,调研组一行纷纷嘱咐注意安全。大家还拿出手机拍照,但由于缺乏较高的制高点,终不能完整记录堤坝的壮观场景。

       “全民齐上阵,共建大水库。人定胜天挖穷根,呼风唤雨活水来。”调研组一行在感慨建造不易的同时,对当年施工设计者也表示赞叹。经调查组考证,东方红水库的设计单位是原县水电局,设计人员为郑家修,指挥部由原陈食区组建,指挥长为时任陈食区区长喻少武。

       陈食好风光,福泽连绵长。结束专题考察,调研组余兴未尽,感慨万千。正是:前世今生浮云空,故园家家几代同?陈食仓宝千年事,尽在民间乡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