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汉东城遗址城墙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5-07-15 22:17:51
汉东城古遗址现存城墙主要分布在遗址的东侧、北侧,遗址南侧墙体处于近现代居民集中区,残损严重;遗址西侧主要利用一道突起于地表的土垄(现存部分高2米左右,西面有子正沟与遗址南北两侧的大、小正沟相连),

 
汉东城遗址东侧城墙顶部。

 
汉东城遗址东侧城墙台阶。

 
汉东城遗址东侧城墙北段。

 
汉东城遗址东侧城墙中段。

        汉东城古遗址现存城墙主要分布在遗址的东侧、北侧,遗址南侧墙体处于近现代居民集中区,残损严重;遗址西侧主要利用一道突起于地表的土垄(现存部分高2米左右,西面有子正沟与遗址南北两侧的大、小正沟相连),可能为遗址西面城墙。城墙围合形状呈不规则梯形,东城墙现存3段,现存长度约380米,长约450米;北城墙现存2段,现存长度约180米,复原长度约270米;南侧城墙仅存1段,现存长度约30米,复原长度约260米;西侧城墙现存2段,现存长度约180米,复原长度约640米;城垣现存周长约770米,复原周长约1620米,围合面积约96000平方米。

        东城墙外为长江,西城墙外为宽约10米的子正沟(现大部分区域已被损毁或填埋),北城墙外为宽约15米的大正沟,南城墙外为宽约13米的小正沟,构成遗址的城壕。

        东墙体保存最好,除中段、南段两处晚期人为破坏的缺口外,呈连续状分布。工作人员对墙体的北段和中段进行了清理与解剖。墙体属于典型的滨江台地城址建筑方式,即利用地形特点灵活多样构筑城墙体。遗址东侧为临江缓坡,在缓坡外侧较低处采用条石砌筑,层层向内斜收,每层收分约5厘米,整体收分约20°;缓坡内侧较高处填充沙土、乱石与石屑的混合物。墙体外侧底部条石为丁,上部墙体由条石丁顺砌筑而成,墙体顶面由条石和乱石构筑,间以黄土,宽约4米。墙体顶面与当时的活动面近平或稍低,形成外看是城墙、内看无墙而又是城区的建筑特点。在墙体北面近转角处还发现了角楼或是角台遗迹。

        从层位关系、墙体内包含物、墙体构筑工艺分析,其始筑年代应为唐末五代早期,在北宋早期呈对墙体有较大规模的补筑,南宋早期曾对被洪水损毁部分进行简单修缮。

        汉东城遗址城墙构筑具有城堤一体的特点,将防洪堤与防御性城防设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地形特点灵活多样构筑城墙体,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城墙的利用效率,是因地制宜、巧妙设计的典范。此外,城墙为唐末五代始筑的石砌城墙,年代较早,是这一时期四川盆地乃至南方少有的石砌城墙。底部采用条石“丁”砌,墙体采用条石丁顺结合的砌筑方式与南宋晚期修筑的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均采用条石“丁”砌有着不小的差别,后者可能是更强调防御功能在前者的基础上改进加固墙体而形成的。

        (本文图片由区文管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