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重报深一度|100强企业“强”在哪?透过百强榜单看渝企高质量发展态势
来源: 编辑:朱怡 2025-10-11 17:03:06

作为全市经济领域各行各业“旗帜”,重庆100强企业一直都是重庆经济“脊梁”,也是反映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

此次公布的“2025重庆企业100强”榜单有哪些亮点?体现出渝企怎样的发展态势?记者采访市企业联合会负责人进行解读。

龙头企业带动

上榜企业营收总额持续提升

“从此次上榜企业来看,100强企业显现出了高质量发展趋势,整体发展呈现很强的韧性。”市企业联合会负责人表示,今年重庆企业100强入围门槛升高到47.22亿元,较上年提升0.24亿元创下新高,上榜门槛的提高,反映出上榜企业营收持续增加,高质量发展趋势向上。

其中,长安汽车成为2025重庆企业100强、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这两张榜单的榜首。还有赛力斯集团在2024年实现营收1451亿元,同比增长达305.04%,为我市再添一个千亿级渝企。这两家整车龙头企业带动整个汽车产业链企业“一荣俱荣”——在2025重庆企业100强榜单中,有7家均为汽车制造业企业。

▲赛力斯智能工厂。企业供图

利润和税收,是衡量企业发展成效的两项重要指标。在2025重庆企业100强榜单中,制造业企业表现特别突出,上榜的56家制造业企业实现营收1.45万亿元,纳税539.21亿元,占百强企业纳税总额比值为55.71%。

通过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不少渝企实现营收持续增长。

比如在重庆企业100强、制造业企业100强两张榜单上,重庆啤酒分列第38位、21位,均为全市食品饮料行业中排名首位的企业。

▲重庆啤酒智能生产线。企业供图

“企业以‘本地品牌+国际品牌’组合为依托,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啤酒不断增长的需求,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大城市计划和新零售等业务举措,实现了高质量发展。”重庆啤酒相关负责人称,重庆本地品牌一直是企业销量支柱,特别是在本地市场,“重庆”“山城”两个品牌销量比重约占8成。

研发力度加大

百强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419亿元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第一动力”,这一点在重庆100强企业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市企业联合会负责人介绍,此次重庆100强企业在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共计419.07亿元,同比增长16.06%,连续11年保持增长势头,同时它们的研发强度较上年提升0.26个百分点,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该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制造业企业开足马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智造”“重庆创造”转型,全市先进制造业在规模能级、创新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布局、企业主体升级等多个层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比如,在全市100强企业、全市制造业100强企业两张榜单中,排名第77位、45位的重庆美心集团,近年围绕“智能制造”持续创新生产工艺。目前其核心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5%,生产效率提升近20%,综合成本降低约6%,45秒即实现“一块钢板变成一樘门”的生产节奏,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拓展出“系统门窗、整装定制、智能家居生态”3类新业务板块。

▲重庆美心集团智能生产线。企业供图

在100强企业持续创新研发“打样”之下,带动渝企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投入研发经费797.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企业类研发经费支出为642.1亿元,同比增长6.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48%,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

发展质效跃升

制造业及服务业企业规模效益增加

随着我市持续推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带动全市制造业企业规模效益持续增加,在“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榜单中,制造业渝企发展提速的趋势十分明显——

入选该榜单的100家制造业企业去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76%,连续5年保持增势,同时上榜企业门槛达到18.73亿元,较上年提高0.75亿元,并连续8年持续提升。

同时,这批制造业企业去年的盈利呈现稳中有增,共实现利润总额643.5亿元,较上年提升71.7亿元,同比增长12.55%,有23家企业的利润额增速超过100%。

另外,在我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现代服务业高地的拉动下,全市服务业企业去年亦取得了亮眼“成绩单”——

在“2025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榜单中,有57家企业利润额实现增长,其中6家企业利润额增速超过100%。

上榜该榜单的100家服务业企业里,有58家是现代服务业企业,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金融业均有13家企业入选,上榜企业数量并列第一,金融、现代公共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类等上榜企业亦为数不少。

在今年全市100强企业榜单中,国企和民企各有50家,反映出100强企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从100强企业区域分布看,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市18个区县,其中渝北有入围企业25家,位列全市第一,另外两江新区、江北和渝中入选企业均在10家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