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以读促思,构建英语教研新生态 ——重庆市2025年秋季学期初中英语教研活动侧记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徐秋宇 2025-09-13 11:53:58
yxdsb0913006_002_01_s

9月11日,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永川区教师进修学校、凤凰湖中学承办的重庆市2025年秋季学期初中英语教研活动在凤凰湖中学凤鸣厅举行。全市各区县500余名初中英语教研员、原直属中学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等齐聚一堂,聚焦“以读促思: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与评价实践”这一主题,共话英语学科教研新生态。

专家观点:思维品质培养需系统化、科学化

评价是教学的导航仪,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如何通过科学的测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反拨课堂教学,成为本次活动探讨的重点之一。

在工作坊展示环节中,重庆市初中英语教研员陈春晖对工作坊进行了整体谋划。陈春晖认为,当下英语教学应从“语言技能训练”转向“思维素养培育”。重庆高新区教育事务中心教研员于海洋、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教师雷宇、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钱荣、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中学教师龚小栩、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教师衡很亨等围绕“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测评:架构设计、实践探究与教学反拨”展开深入研讨,进行了工作坊展示。展示团队从测评架构的设计逻辑,到课堂任务的实践路径,再到评价反拨的思维落点,逐步诠释了“以评促教、以评启思”的核心理念。与会教师深切感受到,思维品质的培育并非单纯的教学技巧,而是一种教育视角、一种价值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呼应。此次展示由理论建构延伸至实践案例,为教师们提供了思维品质培育的路径,丰富了教学启示。

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李爱云则以《英语学科建设与教师共生发展的南外实践》为题作专题讲座。她强调:“教师是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推动者。唯有具备高阶思维意识,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超越课本,走向深度思考。南外通过跨学科融合、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发展。”

课堂展示:思维训练在常规教学中的落地

9时20分,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校教师高艳梅,凭借一堂别开生面的任务型阅读课征服全场。课堂以引导学生生成“永川地域特色”视频为核心任务,分三步推进教学: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视频脚本文体特征,实现文章“读薄”;接着深入渗透语言品味,完成文章“读厚”;最后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助力学生生成视频成果。整个过程紧扣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课堂上,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品质与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紧接着,南京外国语学校教师徐再带来一堂八年级报刊阅读课“Chatting Smart”。他选取最新英文报刊文章,引导学生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沟通智慧。课堂中,学生们分组研读真实语料,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逐步深入文本核心,实现了“Chat Smartly,Think Deeply”的目标。

“这堂课展现了名校教师的教学风采。”现场观摩的教师感叹道,“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高效的师生互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区域教研创新:以教师成长驱动教学变革

永川区英语教研员易达芳从区域助力学校发展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英语教研路径。尤其是基于高质量作业体系构建的深度教研范式:一是打通“政策-诊断-行动-验证-推广”全链条,实现闭环管理;二是从单元作业到校本作业,再到高质量体系,实现持续优化与长效应用;三是通过三级教研网络辐射,将经验转化为区域教育生产力,推动“双减”深层落地。该模式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区域英语教研从“形式化”走向“实效化”的有益探索。

本次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仅为全市初中英语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更通过前沿理念与务实案例的结合,有效推动了重庆市英语教学与评价改革的深入发展。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融入日常教学,共同助力学生思维品质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