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三区交界“不夜镇” 三教镇 夜经济点燃小镇烟火与活力
来源:渝西都市报 编辑:徐秋宇 2025-08-20 10:50:20

当暮色漫过永川北部的丘陵,华灯初上的三教镇便“活色生香”了起来——下班后的工人们或在烧烤摊撸串,或围坐在一起烫火锅……这个常住人口6.5万人、场镇人口1.2万人的永川北部小城镇,在永川、大足、铜梁三区交界的区位上,书写着“白天生产忙,夜晚消费旺”的商贸新故事。

作为重庆市传统商贸重镇,三教镇依托扎实的工业基础(永川高新区三教产业园)、兴旺的农业产业与繁荣的商贸流通,将提振夜经济作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通过科学规划布局、规范经营秩序、筑牢安全防线,让小镇的夜晚不仅亮起来,更是“热”起来、“火”起来。

为了让夜经济的烟火气更集中、更旺盛,三教镇科学培育街区集聚点,精心布置了三川路、文化广场、江腾楠乡安置房3个集聚点。以夜购、夜食为主导,这里汇集了服装、小吃、水果等各类流动摊点80余个,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日人流量达3000余人次,充分满足了场镇居民及园区职工的消费需求。

8月15日晚8时30分许,夜幕低垂,路灯把街道照得如同白昼。此时的三川路,早已人声鼎沸,露天烧烤摊前,食客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与夜风的惬意交融;街边商铺霓虹闪烁,灯火通明,展示出小镇旺盛的夜间消费活力。小龙虾、冷吃兔、烤鱼、新疆羊肉串等美食,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食客。三教夜经济的升温,不仅点亮了城市的“烟火气”,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余洪是80后,四川乐山人,余洪的妻子是三教人。余洪来到三教已10余年,他见当地夜经济消费活力旺盛,便开起了万州烤鱼海鲜烧烤大排档。他告诉记者,三教人有夜间消费的习惯,一般每天营业额在两三千元左右,好的时候能达到五六千元,在每年的春节前后,营业额基本都会上万元。正是因为生意过得去,余洪坚守夜市生意已有11年。他说三教镇对夜经济极为重视,不仅给夜间经营主体进行了“约法三章”:诚信经营、不欺客、不乱涨价,还加强了治安巡逻,护航夜经济发展。

正谈话间,三教镇夜间巡逻队便走到了余洪的店铺前。当天该镇值班领导对记者说:“为了让经营户们有一个平安和谐的经营环境,巡逻队坚持夜间巡逻已有好几年,时间从晚8时到9时30分。”余洪说,正是有了政府的平安护航,三教的夜经济一直得到健康发展。

在繁荣夜经济的同时,三教镇始终注重提升经营文明度。规范夜市摊点经营秩序,在夜市摊点附近设置了58个摩托车停车位,整治临时和流动摊点29个,整顿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36处。同时,长效治理餐饮油烟、餐厨垃圾、噪音扰民问题,督促9家次餐馆清洗油烟净化器设备,劝导整治18家次夜市噪音扰民商户,让夜市在热闹中不失整洁有序。

与余洪相隔不远的王记海鲜烧烤大排档,9时许也坐满了吃宵夜、喝夜啤的食客。店主王阳是“95后”,曾在工业园区上班。他说,在上班期间,晚上都有出来吃宵夜的习惯,为了方便自己,便和妻子商量开起了夜市大排档,没想到一干就5年了。这个典型的“夫妻店”分工明确,王阳主要负责烤串,而妻子则在外面招呼客人,其母亲兼具打下手和接送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得多干点,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谈及三教夜市生意为何火爆时,王阳说,重要的一点,三教有工业园区,人气较旺,以他店铺为例,六成以上的食客来自工业园区的产业工人。

在王阳店铺对面的新疆美味羊肉串更是座无虚席。来自新疆的店主居麦尼亚孜一边忙着翻动羊肉烤串,一边给记者介绍。他的弟弟先在永川上海城对面开羊肉烤串店,得知三教夜经济消费十分活跃,他便来到三教开起了羊肉烤串,没想到一开生意还很火爆,每天晚上营业额都在五六千元以上。居麦尼亚孜告诉记者,无论是永川人还是三教人,都非常热情、和善有礼,让他发展顺畅。“他这里用新鲜羊肉做烤串,保持正宗新疆羊肉串风味,还非常实惠。”正在和朋友们分享美食的居民唐维婷说。

安全是夜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石,三教镇牢牢把好夜市安全关。紧盯燃气安全,检查流动摊点的燃气罐和餐饮商户的燃气设备36家次;对餐饮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查整改卫生清洁不到位、食品生熟未分开等问题13个。同时,“政务110”加大夜间巡逻频次,强化夜间社会治安管控,今年以来,及时处理调解餐饮矛盾纠纷23次,为商户和消费者营造了安心的夜间消费环境。

在三教的夜经济中,不仅有各类烧烤、大排档,还有螺蛳粉、猪脚饭、烤鱼蛋、鲜香卤,臭豆腐、摊煎饼等各类餐车也一应俱全。夜经济的兴盛还带动了奶茶、零食、KTV、宾馆的兴盛。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茶果社、享多味等大众中品牌连锁到三教镇开店多年。

从街头烧烤的滋滋声响到商铺里的热闹喧嚣,三教镇的夜晚正以蓬勃的活力续写着商贸新篇。这片三区交界的土地上,夜经济不仅点亮了烟火人间,更成为小镇发展的“新引擎”,让这里的每一个夜晚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渝西都市报记者肖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