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永川“书卷味”在热浪中氤氲
来源:渝西都市报 编辑:徐秋宇 2025-08-08 11:03:40
yxdsb0808003_001_01_s

窗外热浪翻涌,蝉鸣如沸,刺眼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八月的永川,气温计直逼40摄氏度的红线,整座城市仿佛置于一个巨大的蒸笼。然而,当清晨8:30的永川图书馆大门开启,等候的队伍如一道清凉的溪流,悄然汇入弥漫着纸墨芬芳的避暑绿洲——静谧的书架林间,翻书的轻响交织着空调的低吟,构成这座城市最具韧性的夏日乐章。从永川图书馆、永川博物馆、永川新华书店以及社区书屋的角落开始,永川正以文化为屏,筑起一片片抚慰焦渴心灵的“清凉书岛”。

热浪难挡书香浓“避暑馆屋”人如织

暑期以来,永川各大文化场所都迎来阅读高峰。永川图书馆门前清晨即排起长队,日均入馆人次突破5000大关,较平日激增一倍以上。馆内阅览区一位难求,自习室上座率全天保持在95%以上。孩子们小手翻开斑斓绘本,青少年围坐争论习题解法,银发老者踱步于报架前,年轻父母低声交流育儿心得,不同年龄的市民在这方清凉天地里找到各自的宁静角落。

而在喜阅书城、博爱书城以及各社区书屋里,许多市民成了每日“打卡”的常客。“家里闷罐子一样,不如来这读报、会友,清静自在,这叫‘歇伏’!”家住天秀景地小区的退休教师张明华笑着道出大家的心声。在云谷社区书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上九点开门,门口就等着十几号人,每天来纳凉看书的人很多。”社区书屋虽小,却成了居民“抬脚就到”的清凉驿站。

与此同时,永川博物馆静谧的展厅也成了亲子避暑课堂。走进博物馆大门,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户外的暑热。明亮而柔和的灯光下,光洁的地面映照着精心布置的展柜。在现场,记者发现馆方在消暑便民上做足了功课:入口处醒目位置便摆放了饮水机,清凉的饮用水随时可取;宽敞的走廊和展厅转角处,崭新的休息座椅间隔有序地安放着,几乎每层楼都覆盖到位,方便市民随时驻足小憩。“这里凉快又安静,孩子喜欢看展品,我们也能趁机歇歇脚,真是边乘凉边‘充电’的好地方!”年轻的父母们牵着孩子的手,在展柜前讲述着乡土故事。

凉爽宜人的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完善的便民设施,共同构成了吸引市民前来避暑纳凉、学习充电的独特优势。永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暑假以来,带着孩子前来的市民明显增多。我们很高兴博物馆能成为市民夏日休闲学习的选择,这既是对我们服务的认可,也体现出公众对文化需求的提升。

位于茶山竹海的特色咖啡馆“树下咖啡屋”内,咖啡、茶香与书香缠绕升腾,“点一杯饮料就能享受半天慢时光,值了!”店主见证着客流在高温中不降反升,“特别是下午、晚上,几乎满座,很多客人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翻翻书,或者对着笔记本工作,氛围特别好。”

精准服务送清风书页深处觅清凉

面对空前的避暑阅读需求,各文化机构纷纷“加码”服务。永川图书馆自7月1日以来开馆时间提前至8:30,争抢清晨“黄金清凉档”;300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如“青春彩虹桥”穿梭在书架间,提供引导和帮助;5000册涵盖经典与新知的图书正加紧上架,为“书岛”持续注入新鲜养分。永川图书馆负责人介绍:“我们提前开放时间,增加志愿者,在二楼平台增设了带遮阳伞的户外阅读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同时,馆内所有空调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保养,确保清凉不间断。”

更富创意的是服务半径的延伸——永川图书馆的“博文小学堂”“四季童读”“借阅有礼”等品牌活动如流动的清泉,从馆内汩汩流向社区与学校;而“少年儿童爱心接力”项目,更让知识的温度在夏日里跨越阻隔。

除了永川图书馆以外,永川新华书店也在图书区域设置了专门的阅读区,方便市民阅读、选购书籍。带着孩子前来的市民周臻感触更深:“亲子共读不仅升温亲情,更借无限书海打破‘信息茧房’,这是永川给我们最珍贵的夏日福利。”书店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暑期书店为配合书博会分会场的开展,首次推出全场图书8.8折,同时,还联动48家出版社开展暑期专属活动全品种7.9折,让书香夜生活同样精彩。

书页如扇摇风起一方静土润心田

在永川图书馆负责人看来,高温下的服务升级正是“书香永川”建设的生动注脚:“从提前开门、增配人手到下沉社区,我们始终瞄准市民真实需求。”他说,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引擎,更要成为城市的文明课堂和精神家园。这份“书卷味”的养成,植根于永川深厚的文教土壤。近年来,永川区持续擦亮“书香永川”品牌,并大力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让阅读触手可及。这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尊重,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市民对抗浮躁、寻求内心安定的本能选择,也是高温下“以读避暑”现象最深层的精神动力。

当灼人的热浪包裹城市,永川的书页正轻轻拂动。它们如无形之扇,为焦灼的心灵注入安宁,为烦躁的头脑吹入清风。穿梭于书架间的身影、凝神阅读的侧颜、指尖划过纸页的沙响——这一切共同构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巨大“避暑书院”。这方寸之地的宁静,是酷暑中最具韧性的人文图景;氤氲于热浪中的书卷气息,正是一个城市在极端天气下从容呼吸的姿态:它印证着,唯有懂得从字里行间汲取清凉的心灵,才能孕育出真正配得上“书香永川”之名的从容气度。热浪终将退去,但这份在酷暑中沉淀下来的书卷气息,必将如茶山竹海般,滋养着永川向着更富底蕴与韧性的未来,笃定前行。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