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380亩良田告别“望天水” 智慧滴灌“绣”出新图景 ——永川区望城·城市田园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侧记
来源:渝西都市报 编辑:徐秋宇 2025-07-25 11:07:01
yxdsb0725003_002_01_s

七月的永川,热浪灼人。然而,在望城·城市田园的建设现场,比气温更炽热的,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澎湃激情。曾经饱受“浇灌困局”之苦的380亩农田,正迎来一场静水深流的革命——一套覆盖全域的“智慧滴灌”系统进入冲刺阶段,月底即将投用。这标志着传统的“大水漫灌”将彻底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如同“绣花”般精细的“小流量、长历时、高精准”灌溉新模式,为这片都市田园绣出节水增产、生态和谐的新画卷。

昔日“浇灌困局”:用水成本高作物“喊渴”

走进望城·城市田园,重庆赐源生态农业公司的工人王兴华,指着略显萎蔫的西红柿,眉头紧锁:“以前靠天吃饭,后来用自流水,水压不稳,管道还三天两头堵。放一次水,费时费力费钱不说,水跑冒滴漏一大半!”王兴华的叹息,道出了这片土地的“焦渴”。原有的灌溉方式,不仅让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更成为制约产量和品质的“紧箍咒”——作物生长关键期“喝不饱水”,生长周期紊乱,效益大幅缩水。

科技“解渴”:智慧滴灌“把脉”农田

破解困局,钥匙在于“精准”。即将完工的智慧滴灌工程,正是通过构建一套“聪明”的滴灌系统,实现对每一寸土地、每一株作物的“把脉问诊”。智慧滴灌系统如同农田的“神经系统”,能实时感知土壤墒情、作物需水规律,结合气象预报,进行智能决策。

在施工现场,中铁二十一局项目负责人李延荣正指挥工人铺设一段滴灌带。他形象地比喻道:“我们不是在铺水管,是在给农田安装‘毛细血管’。”同时详细介绍了工程的“智慧芯”:工程核心在于智慧的精准调控,工程采用清淤扩容新增蓄灌溉水源8千余方,铺设各级管网构成“主动脉”与“毛细血管”,其中沿着田块铺设的节水干管有1,486米,节水支管有1,400米,深入田垄的滴管带有800余千米,工程计划本月底完工。这套“滴灌网”,能把每一滴水像“打点滴”一样,精准、缓慢、持续地输送到作物根系最需要的地方。

效益跃然“田”上:节水增产生态增值

这种“小流量、长历时、高精准”的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依托这套智能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分在输送和施用过程中的蒸发、渗漏与地表径流损失。同时,稳定可靠的灌溉保障还能助力提升田园区域的整体景观协调性。工程全面投用后,作物在理想水肥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有望加快,生长周期或将缩短,最终推动区域内农业经济产出与生态保育价值实现“双效提升”。

重庆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永川分站负责人陈超表示,工程建成后,通过新建智慧滴灌系统,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80余亩,将解决望城·城市田园灌溉问题,打造集高效生产、生态环保、都市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田园样板,真正实现节水与增产双赢。

望城·城市田园的这场“滴水革命”,是永川区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向科技要效率、向绿色要效益的生动实践。它用科技之力“绣”出了农业节水的精细化管理新路径,为破解水资源约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农业升级“永川方案”。当汩汩清泉通过“毛细血管”精准滋养每一株禾苗时,这片土地孕育的,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