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文/图
7月23日上午8时30分,永川图书馆门前已排起长队。大门开启,读者们鱼贯而入,馆内很快座无虚席:小学生捧着绘本,中学生讨论习题,老者踱步,家长们轻声交流……
自7月1日起,永川图书馆将开馆时间从上午9时提前至8时30分。这个暑期,永川图书馆凭借提前开馆、增加志愿者、新增5000册图书和丰富的品牌活动,成为市民避暑充电的“清凉书岛”,书页翻动声应和着空调微鸣,构成独特的夏日“阅读交响图”。
精心施策应“热浪”
面对火热的暑期阅读需求,永川图书馆提前谋划,精准发力,打出了一套服务升级的“组合拳”,只为将图书馆打造得更舒适、更富吸引力。
时间扩容“暖服务”。7月起,永川图书馆开馆时间提前至上午8时30分,抢出“清凉”早高峰,让等候的读者能第一时间浸入凉爽书香,开启全天的阅读之旅。
人力倍增“强支撑”。300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轮流投身书香事业,在咨询引导、秩序维护、活动协助中筑起了一道“青春志愿彩虹桥”。这支生力军不仅极大地纾解了馆员压力,更在实践中传递了阅读的温情,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平台。
资源供给“加速度”。图书馆加速资源扩容,5000册精心筛选、涵盖经典与新知的优质图书正火速加工,将于8月全面上架,持续丰富这座岛上的“知识宝藏”。
服务下沉“广覆盖”。更值得称道的是,图书馆主动突破物理边界,将馥郁书香沿着“书香度夏”的脉络延伸至社区深处。品牌活动“博文小学堂”点燃少年探索智慧的火花;“借阅有礼”激发更多市民走近图书的热情;“四季童读”深耕少儿阅读推广;“少年儿童爱心接力”传递着关爱与知识的温度……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带书卷气的文化服务,真正实现了让公共文化浸润到市民生活的“最后一米”,让阅读成为城市触手可及的日常。
书页深处见清凉
在宁静的图书馆内,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心灵的栖息地、成长的能量站。高中生刘文韬沉浸于备考资料中,他道出了许多学子的心声:“这里的氛围有魔力,它能让你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效率倍增。对我来说,图书馆就是暑期充电必备的‘高效插座’,也是最好的自习‘避风港’。”
小学生凌晨曦在少儿阅览区流连忘返,小脸上洋溢着满足:“图书馆里有好多好多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每次来都能发现新宝藏,让我学到课本以外的有趣知识。”
带着孩子前来“充电”的市民周臻感触更深:“到了这个年纪,更需要有意识地打破日常的‘信息茧房’。图书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沉潜空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更在书籍的广阔视野里不断更新认知,拓展思维的边界,这是持续自我提升的最佳方式,也是我们这座城市最难得的‘夏日福利’。”
精准服务践行“书香永川”
“应对暑期阅读高峰,不仅仅是延长开放、增加人手、增添5000册书籍,这些举措的核心是提升服务效能,精准对接市民需求。”永川图书馆负责人田腾飞表示,这是图书馆深入贯彻落实全民阅读部署、推进“书香永川”建设的生动实践。他们致力于让阅读从“暑期热”变为“四季常青”,融入日常生活,使图书馆成为城市的知识引擎、文明课堂,让阅读成为永川最亮丽的文化名片和持久的发展动力。
当暑气蒸腾,蝉鸣聒噪,永川图书馆这座“清凉书岛”,正以其沉静的力量和精准的服务,为城市撑起一片丰盈的“精神浓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