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早上5点出工,10点钟收工;傍晚5点过再出来,8点收工。”“每天采收数量根据老板订单来……”近日,在永川区五间镇友胜村连栋蔬菜大棚里,采收蔬菜的村民黄义容、郭乾德、陈中秀、石国树、蔡有香、蔡有容等争先恐后地说。
“菜要保证质量,黄叶、虫叶不要,太大株也不能要,大小要均匀,每件重量只能多不能少。”业主毛军辉与妻子正在棚里装件,做事速度并不比工人差。
“质量有保证,我们才能长期合作,大家才会每天都有活儿干。”司机康建驾驶生鲜冷藏车停靠公路边,等待装满就运往城区批发市场。每天一早一晚就从城区出发,到永川区何埂镇、五间镇等蔬菜生产基地,逐点收菜,然后运回永川京东物流园,再分送各批发市场,当起了城乡生鲜销售的“二传手”。
围绕“进口”做文章
康建是土生土长的永川人。先后做过米面油批发零售,开过超市,吃苦耐劳,诚信经营,生意从永川城区拓展到乡镇,在朱沱打造了“朱沱商场”、投资改造了朱沱农贸市场。
2018年,被綦江区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康建与朋友投入100余万元规范化改造了赶水农贸市场;2019年,投入200余万元建设了2000余平方米的綦江区半山国际生活服务中心,服务綦江区银海新城居民,至今生意红火,秩序井然。
2023年,康建回家乡永川发展,创办了永川区捷鲜蔬果配送服务站,落户位于南大街境内的京东物流园,从永川区农村蔬菜基地采收鲜蔬送进吉之汇等批发市场,当起了农村到城市生鲜蔬菜的“二传手”。
场地设备硬件强
为做好蔬菜销售,康建加大投入,购买了生鲜冷藏车(冷链车),无论是肉类还是蔬菜,都可以保证运输中的质量和安全。将蔬菜从农村基地运回城区,加上区外采购回来的其他鲜蔬,一起分拣送到吉之汇批发市场,他的菜品都非常新鲜,已与10余家连锁超市、吉之汇批发商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他还租用了京东物流园的800余平方米场地,其中保鲜库200平方米。一边方便生鲜存放分拣,一边方便工人梳理分类。他还到永川各镇街寻找固定种植业主,力争把优质的蔬菜送到吉之汇批发农贸市场、城区大型连锁超市,既可以让基地农产品有固定销售渠道,不用种植户费力运输进城,又可以让城区居民吃到本地产的优质鲜蔬,丰富市民菜篮子。目前,康建已与何埂、五间等生产基地3个业主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乡村振兴好路径
据了解,捷鲜配送服务站去年帮销茭白、瓢白、菜心、玉米等蔬菜上百万吨,帮助种植户增收的同时,种植业主还发放村民打工工资约30万元,不失为从农村到城市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在五间镇友胜村连栋蔬菜大棚,每天一早一晚,业主就与村民一起在大棚里忙活。近日茭白、瓢白等正是大量上市的季节,康建和同事每天一早一晚到基地收菜,需要哪个品种、各自多少件,如何装件等情况提前告知,基地根据数量多少决定用工多少、开工收工时间等等。
“现在气温高,小白菜不到40天就可以采收一茬,亩产从1000公斤到3000公斤不等。”业主毛军辉说,他是江西人,专门种植小白菜和小瓢儿菜16年了,一边采收销售,一边耕地播种,一边梳菜管理,有时候凌晨3点就起床干活,而采收蔬菜的工人5点过开工,天没亮就头戴小矿灯,太阳升起,气温升高时开始歇息。下午等炎热减弱的5点过,又出门开工,直到夜间八九点收工,如此循环往复。一茬接一茬,一年大概收获六七茬。同时,采收鲜蔬的大棚里,总会有几个人拿着大麻袋拣免费的菜叶,用来喂鸡、鸭、鹅、猪等,让废叶派上新用场,决不浪费。
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