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听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况敬红:每年为群众增收200万元的“新农人”
来源:渝西都市报 编辑:张潆丹 2025-06-20 15:54:57
1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文 刘灿/图

6月18日,大雨刚过,天气凉爽。永川区板桥镇通明村毫田村民小组的花椒基地里,正上演着一幕抢收花椒的忙碌场景:有的村民将一枝枝沉甸甸的花椒从树上剪下,有的则忙着将花椒枝条运至转运车上……

“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花椒丰收年景。经测产,通明村花椒产量将在50万斤左右。”重庆市麻起跳跳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况敬红说道。

“通明、古佛两个村一年的花椒产量在100万斤以上,要产出这么多的花椒,每年人工成本不低吧?”记者问道。

“每年支付的人工工资大概在200万元,一般单个劳力在花椒基地一年能挣上一万多元至两万元。总的算下来,基地能为两个村100多户村民增加打工收入。”况敬红告诉记者。

况敬红是重庆涪陵百胜镇人。百胜镇是涪陵榨菜的核心产区,这里的人常年有种植榨菜、收购榨菜的习惯。2019年,况敬红在成都收购榨菜时,结识了板桥的一个朋友,便到板桥考察有没有合适种榨菜的土地。当得知古佛村刚刚种下1500亩花椒时,他想,花椒待收期在两年左右,如果能在花椒林间种榨菜,既有利于花椒的水肥管理,还能为当地群众创收。他的想法得到了镇村两级干部的认可,况敬红在板桥种上了榨菜,与板桥镇的缘分正式开启。

“通明村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村里给予的扶持力度很大,发展环境也很好。”况敬红说。后来,他接管了其他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花椒地,总面积达2600亩。接管后,况敬红投入数十万元,补种了花椒树,对部分花椒树进行高换嫁接。为支持况敬红发展,通明村为其提供了冻库、烤灶、保鲜花椒生产线等设施设备,同时对花椒基地的灌溉、道板、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

据板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发展过程中,况敬红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按时发放村民务工工资,及时兑付村民土地租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实现自我发展,还应该带领企业尽到社会责任。”况敬红说。

去年,通明村对300余亩低效林地进行提质增效改造,况敬红又将林地流转过来,种上了大豆、玉米、高粱、油菜。“况敬红不仅解决了村里土地利用问题,杜绝了土地撂荒,在丰富小果篮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产品供给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务工收入。”通明村党总支书记刘中海说。

为进一步提升花椒的附加值,况敬红今年开始实施生态有机花椒示范种植,先期示范片100余亩,待成功后,将悉数推广花椒生态有机种植。“我的目标是要持续提升花椒品质,推动保鲜花椒出口,让板桥花椒扬名海内外。”况敬红说,通明村的优质发展环境给了他充分的信心。

记者手记:

况敬红这位“新农人”,以敏锐的眼光和实干的精神扎根板桥,从探索套种模式到盘活“烂尾”基地,从解决土地撂荒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步一个脚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不仅为板桥两村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更为乡村的长远发展与和谐治理注入强劲动力。怀揣着让板桥花椒走向世界的梦想,在当地良好发展环境的助力下,相信他必将续写更多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