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早上8点刚过,重庆防空洞背篓菜市场内已人头攒动。新鲜的蔬菜瓜果整齐码放,夹杂着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十分热闹。这是防空洞背篓菜市场开市一周年以来的寻常一幕,也是这座城市守护市井烟火写下的暖心注脚。
防空洞背篓菜市场位于轨道红土地站附近,是专门为石船镇菜农打造的防空洞背篓菜市场。

清晨6点半,在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站,当地菜农挑着箩筐,带着新鲜的蔬菜瓜果在此乘车,进城卖菜。近三年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石船站的常态。这条地铁线,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背篓专线”。
为帮菜农解决进城卖菜“打游击”的问题,在石船镇政府和爱心企业的联动下,去年5月,防空洞背篓菜市场开市,为菜农们提供免费场地卖菜。
“首次开市时,当天下了大雨,但防空洞里一点儿都不湿,三块五一斤的苞谷,很快就脱销了。”“我带过来100多斤的玉米,两个小时就卖完了。”……首次在防空洞里卖菜,石船镇的多位菜农就表示,在这里摆摊“安逸”。

接驳“背篓专线”,防空洞中冬暖夏凉,还不淋雨,防空洞背篓菜市场迅速成为菜农们的“安心驿站”,吸引越来越多人前来摆摊卖菜。
现场,四季豆、茄子、青椒、红苕尖等时令蔬菜堆满摊位。菜农龙正钧笑着说,每周六她都在这里卖菜,每个月能赚八九百元,比过去“打游击”摆摊轻松多了。
防空洞背篓菜市场,也给周边居民买菜带来更多选择。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常客,“这里菜品很新鲜”。

从“背篓专线”到“背篓菜市”“背篓轮渡”,这些暖心举措守护着重庆最朴素的烟火气。这一处处贴心的细节,恰是重庆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的细腻笔触——既要有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也要守住民生需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