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农机手张仁权的乡村振兴耕作图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婧元 2025-05-08 09:41:30
1 - 副本 (2)

千方百计抢抓农时,助力粮食稳产增产。5月3日,永川区双石镇脚盆井村的稻田里,双石镇脚盆井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仁权正带着万行国、康继国、刘君等农机手驾驶着4台插秧机,将一行行青翠秧苗笔直插入水田。

这位60岁的乡村引路人张仁权,正带领合作社成员在双石镇书写乡村振兴答卷——服务面积6000亩以上,增加收入30万元,用科技犁铧丈量乡村振兴的深度。

先锋力量:从庄稼汉到农机手

60岁的张仁权可不是一名普通的农机手!2022年,作为双石镇脚盆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他,带头参加区里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如何熟练操作农机,并于当年9月带头成立了双石镇脚盆井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监事会,确保运转规范有序。社员以宜机化和高标准农田改造土地入股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再由联合社统一布局产业、统一经营管理,实行保底收益和收益再分红。

在合作社里,张仁权指着“家当”说,我们购置农机设备60余台套,硬化场地4240平方米,建设农机库棚1169平方米、加工风干库1314平方米,具备耕、种、防、收、烘干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从村专职工作者、村民小组长和大户中选拔培养专职农机手13名,为永川北部片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2024年服务面积达5600亩,其中水稻2500亩、玉米大豆2000亩、油菜1100亩,实现收益39.2万元,纯收入18万元。

科技赋能:智慧农机解锁增产密码

“注意株距!保持黄金间距!”在稻田里,张仁权正指导初学的农机手操作插秧机。今年,该合作社运用“增窝增密”新技术开展机械化插秧,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农机资源,实现春耕生产质效双提升。

张仁权告诉记者,今年机插秧采用了增窝增密的技术手段来提升产量,预计每亩密度12000窝,比去年机插秧增加了30%左右的基本苗,预计每亩能增产15%左右,实现亩产1100—1200斤。“截至今天我们已经完成本村的机插秧工作,明天就前往双石镇丁家岩村开展农机服务。”

张仁权掏出手机展示“作战图”:随着春耕进入冲刺阶段,脚盆井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将服务半径扩展至全镇。依托“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整合12台插秧机、8台施肥机组成专业服务队,计划在5月中旬前完成跨区域社会化服务目标,实现农机资源全镇域统筹。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小农户“用机难”问题,还通过跨区域作业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接下来,我们将出动所有设备和人员在双石镇及周边开展社会化服务,预计服务面积6000亩以上。通过党建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将为合作社增加纯收入30万元左右。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张仁权团队用智慧机械奏响乡村振兴曲。当夕阳为连片稻田镀上金边,这位乡村引路人正驾驶插秧机说,我们要让每台农机都成为乡村振兴的“永动机”,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