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的关键时期,永川区双石镇脚盆井村运用“增窝增密”新技术开展机械化插秧,通过党建引领整合农机资源,实现春耕生产质效双提升。
4月27日,双石镇脚盆井村的稻田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两台插秧机高效运转,将一行行青翠秧苗笔直插入水田。今年该村创新采用“增窝增密”技术提升水稻产量,通过科学密植为丰收打下基础。
据悉,随着春耕进入冲刺阶段,脚盆井村合作社正将服务半径扩展至全镇。依托“党支部+合作社”模式,该合作社整合12台插秧机、8台施肥机组成专业服务队,计划在5月中旬前完成跨区域社会化服务目标,实现农机资源全镇域统筹。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小农户“用机难”问题,还通过跨区域作业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双石镇脚盆井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仁权告诉记者,今年机插秧采用了“增窝增密”技术手段来提升产量,预计每亩密度1.2万窝,比去年机插秧增加了30%左右的基本苗,预计每亩能增产15%左右,实现亩产1100—1200斤。接下来,社会化服务专业服务队将出动所有设备和人员在双石镇及周边开展社会化服务,预计服务面积6000亩以上。通过党建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将为合作社增加收入30万元左右。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 周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