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中前行,乐中成长”,这是永川区中山小学的办学理念。近年来,该校坚持党建赋能“爱乐教育”,为孩子成长奠定坚实基础,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赞赏。
中山小学是怎样以党建赋能“爱乐”教育的呢?4月21日,记者走进该校了解到,中山小学通过“党建+家长夜校”“党建+范式课堂”“党建+快乐体育”,构建起“爱乐教育”的坚实基座,成为该校的三大办学特色。
党建+家长夜校,家校联动助成长
“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得到家长认可,才能实现家校联动,助力孩子成长。”中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龙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形成家校合力,构建快乐学堂,“党建+家长夜校”便是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
为此,该校做实“党建+家长夜校”,由党支部支委成员带头为家长夜校上课,分享学校教育理念,与家长一道用心培养教育孩子,形成家校合力。家长夜校分享的内容包括如何教育陪伴孩子、家校怎样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学校的特色发展等,达到家长和学校在理念上的相互融通。
自去年以来,该校已开办两届家长夜校。这一方式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与家长有效互动,结合当前重点热点问题,比如以《哪吒·魔童闹海》中的李靖、龙王等典型人物赋予的正反面形象,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该校还通过播放舒缓音乐,让家长在静心聆听中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当孩子看到视频中父母表扬自己的时候,就会收获满满感动,从而促进学习、生活好习惯养成。针对孩子玩手机成瘾等热点和常见问题,家长夜校通过家长与家长互动、观看影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家长间的有益经验分享。
该校三年级一班王杰豪的妈妈告诉记者,通过家长夜校的学习,让她明白了不少教育方面的道理,在教育陪伴孩子的路上更有目标和方向。
中山小学今年家长夜校自4月17日开办以来,已开办两期,将用三个周的时间分年级开办,坚持每期一个主题,真正达到家校融通的目的。
党建+范式课堂,助教师能力提升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为此,该校通过“党建+范式课堂”,助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
该校范式课堂是怎样开展的呢?记者了解到,该校充分发挥区级党员骨干教师唐正莉、朱仁、杨倩的作用,由他们“挂帅”五人范式课堂团队,共组建三支团队。范式课堂由党员教师执教,观察学生、老师各一名教师,一名教师全程录制视频,一名教师做教学效果评估。范式课堂不是上完课就了事,每一个团队要在学校教学大会上进行公开展示,接受其他教师观摩点评和监督,从前期选课、磨课、展示、汇报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对好的团队进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对不好的团队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王龙江告诉记者,每学期每个团队开展范式课堂教学,主要进行语文、数学和综合科目范式课堂赛课点评,已坚持两年多,大多数教师在范式课堂中得到锻炼成长,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党建+快乐艺体,让孩子乐中成长
“体育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快乐,锻炼身体,培养坚韧品格,磨炼意志。”该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朱仁介绍道。
该校以足球、篮球、乒乓球和P克球四大球运动为体育特色,由孔德群、蒋中勇等党员教师领衔各个球类运动。每年都要举办足球联赛,分高中低年级进行,形成单循环比赛。该校在全年级铺开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教学,开展班级普及训练,在球类运动普及中发现“苗子”,分别组建班队、校队。同时,学校通过大课间、延时服务开展球类运动训练,并不定期聘请专家教练进行教学,使孩子们的球类运动水平得到普遍提升。
今年,该校通过永川区老体协引进P克球。该项球类运动能够有效提升孩子的灵敏度和协调度,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锻炼成长。在周末聘请老体协成员开展公益训练,利用延时服务时间进行常规训练。该校体育运动的一大特色是坚持让孩子在上学期间每天在校晨跑,由党支部成员监督进行,大大提升了孩子的体能素质。
在艺体方面,该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寻找发现快乐。3月开展“护蛋”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父母的艰辛,懂得感恩父母;4月开展学生10岁成长礼活动,为满10岁的孩子集体庆祝生日,体验满满仪式感;5月开展艺术节,让书法、美术、绘画、摄影等艺术相互交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6月结合儿童节开展游园活动,让孩子探寻校园之美;9月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让孩子掌握国防知识,从小培树爱国主义意识……
在德育上,也融入快乐因子,开展红岩思政+科技活动,带领孩子们参观渣滓洞、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村、重庆科技馆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王龙江表示,学校要求教师深度实施“爱乐教育”,千方百计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运动、爱上学习,为孩子成长“快乐”奠基,打好人生底色。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