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绕青山,古韵新风入画来。这既是对永川区朱沱镇周公沱山水人文风景的诗意描绘,也道出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禀赋。近日,区政协就侯勇、谭建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进一步提升朱沱镇周公沱周边乡村旅游品质的建议》在朱沱镇协商厅开展面对面协商。
周公沱乡村旅游凭借“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生态画卷,在油菜花盛开期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年均游客量达10万人次。由于两条进出道路均存在弯多路窄、坡陡限行问题,交通拥堵直接影响游客抵达体验。加上受停车场容量不足、休憩设施缺失、群众销售“土货”缺乏场地等因素影响,当地群众面临“只赚吆喝不挣钱”的困境。
为让乡村更美、让群众增收,侯勇、谭建委员从“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出行难题;深化‘路衍经济’开发,激活乡村资源价值;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景区环境品质;强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游客体验口碑”等方面提出4项建议。
“路的问题,一直是影响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的老大难问题,大家一直盼望早点能把路修好。只有路好了,老百姓出行才方便。只有路好了,老百姓的农产品才卖得出去。只有路好了,游客才愿意来,老百姓才能多卖几个土鸡蛋、多卖几碗豆花饭。”新岸山村党支部书记梁勇杰作为群众代表表达了对修好公路的热切期盼。
“按照侯勇、谭建委员的建议,我们已经开展了测绘、规划等前期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委托专业测绘公司对江边近900米土路及周边区域进行实地勘测,计划修建一条900余米通组公路,并架设一座长80余米桥梁,彻底解决3个村出行不便问题。”聆听侯勇委员所做的情况介绍和群众代表发言后,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
“我们将以农旅融合发展为引擎,与朱沱镇政府一起,持续完善公路网络,优化线路设计,整合沿江荔枝、稻虾、李花等特色产业资源,形成‘种养循环+农旅体验’的复合型产业链,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听了大家发言,区农业农村委和区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积极发言。
“我们将立即着手完善周公沱周边休憩座椅、垃圾箱等基础设施,对现有停车场和景点地面进行优化提升,同时加强厕所、步道、垃圾箱、指示牌等设施清洁维护,不断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做好交通疏导,逐步设立土特产展销区,把服务游客、增收群众相关工作落细落实。”朱沱镇负责人当即表态。
根据协商发言,会议当场形成协商意见。委员和各方代表分别在《协商纪要》上签字,并一致同意明年2月开展“回头看”。
区政协相关负责人对协商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认为此次协商活动意义大、调研准、商量好、措施实、效果好。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振消费要求,又解决了群众期盼已久的难题,充分体现了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成效,值得肯定。下一步,按照“五步工作法”,扎实做好协商“后半篇文章”,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落实;持续关注长江绿化美化,打造人们向往的美好地方。科学布局兼具经济与景观价值的特色果林,深挖龙眼、荔枝等农产品文化内涵,打造春、秋季消费场景;深入开展社情民意面对面活动,切实解决民之关切问题。
渝西都市报区 钟 梅 通讯员 潘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