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奔腾万里 孝亲传承千年
“我们的节日·清明”2025松溉古镇孝亲文化节启幕
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永川区松溉(jì)古镇因松山溉水而得名,是重庆市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镇之一。
清明时节的松溉古镇,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千年孝道文明。4月3日,以“一江奔腾万里,孝亲传承千年”为主题的2025松溉古镇孝亲文化节启幕。活动以清明传统为纽带,融合孝道精神与民俗风情,通过取水仪式、孝亲成人礼、孝亲故事实景再现、古镇巡游、古风集市等主题活动,给游客带来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活力的文化盛宴。

取水仪式:长江水润千年孝心
上午9:30,松溉长江边江水奔流不息。鼓乐声中,县太爷、师爷、捕快、松溉镇群众代表与身着素色汉服的学生,从古镇入口邵家坝子出发,穿过长街,来到长江河畔。只见他们缓步走向江边,舀取长江之水。这一仪式以“取长江之水,启孝亲文化;润松溉万民,祈五谷丰登”为核心,寓意孝道如江水般绵延不绝,松溉古镇孝亲文化节由此拉开序幕。
孝亲成人礼:冠礼明志承家风
10:30,魁星阁前人头攒动,孝亲成人礼在暖场舞《风起清明》中拉开序幕。“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三字经》朗朗诵读声中,20名身着华服的学子和其父母在主持人引导下“正衣冠”,父母为子女抚平衣襟、束发加笄。
尔后,学子一步一梯登顶魁星阁,依次以“跃龙门”“击鼓明志”“沃盥礼”“朱砂启智”“孝亲奉茶”“香囊寄语”“叩拜父母”“揖谢礼成”等流程开启成人礼仪式,弘扬尊宗敬祖、孝亲敬长,端正礼仪风尚,传承民族文化。

光影叙事:孝亲故事活态传承
当天上午,松溉古镇街巷化身为沉浸式孝道剧场。在永川县衙、马帮议事厅等地,通过场景还原与真人演绎,再现“孝子奉亲”“悬梁苦读”等历史故事,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孝道故事的温度。
古县衙大堂内,《婆媳孽缘》微剧场,只见县令端坐“明镜高悬”匾额下,两侧衙役手持水火棍肃立。惊堂木炸响,县令捋须凝视堂下:“大胆刁妇,还敢狡辩!为何如此狠心对待婆婆?从实招来。”经过审判,县令手持“家法天平”宣判:恶媳重打30大板,以儆效尤。看完节目,围观群众纷纷发出喝彩声。
此外,清明节期间,罗氏宗祠、游氏宗祠等多家宗祠将开展祭祀祭祖活动,让游客感悟“孝从家始,德以世传”的文化内核。
古镇巡游:民俗画卷活色生香
11:00,铜锣声划破街巷宁静。身着官袍的县太爷率师爷、捕快从古县衙出发,腰鼓、秧歌、花船民俗表演紧随“出巡”。60多人巡游队伍途经正街、塘湾街、邵家坝广场、大阳沟、玉皇观、临江街、上码头、临江茶馆、游客中心。腰鼓队大妈踩着十字步,红绸翻飞如蝶。融入青白蛇、许仙等角色的汉服巡游快闪古镇,游客纷纷用手机镜头记录下这幅流动的民俗长卷。

古风集市:非遗市集烟火升腾
位于江边的古风集市,20多个摊位次第排开,老字号展销与非遗手作围满游客。
临江茶馆内,茶艺师演示永川秀芽冲泡技艺,茶香氤氲中,游客品茗听评书,感受“慢生活”意趣。茶馆一侧的松溉簪花民俗体验馆,游客换上汉服,执油伞立于古镇老街,快门声中定格“一朝入画,千年回眸”的瞬间。
节日期间,松溉同步启动古镇消费季活动,联合餐饮、住宿等多重消费场景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周边游客参与。十里老街化身“清明上河图”式市集,非遗手作、松溉猪儿粑、盐白菜等成为爆款商品。
“我们希望通过孝亲文化节IP的打造,融合古镇灯光等夜间经济,将松溉古镇‘千年古镇 水墨松溉’品牌形象推广出去,持续激活文旅经济动能。”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文化赋能:古镇旅游焕发生机
近年来,松溉镇将孝亲文化与中国传统宗祠文化活动相结合,打造的“孝亲文化节”曾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核心价值观百家经验品牌。
松溉镇相关负责人称,松溉孝亲文化节创新“文化+旅游+消费”模式,既避免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刻板化,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范式。游客可化身NPC参与剧情互动,在青石板街巷中探寻孝亲故事,亦可驻足非遗市集,体验糖画、油纸伞制作等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川剧变脸、柔术滚灯、魔术《化蝶》等非遗表演,在玉皇观舞台轮番上演,让游客领略传统技艺的无限魅力。从取水仪式的庄重到市井街巷的鲜活,从古老礼制的传承到文旅融合的创新,这场持续4天的文化盛宴,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当代复苏,更是一场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未来,这座千年古镇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书写“诗与远方”的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渝西都市报记者 钟 梅 刘 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