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要求,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的目标,永川区五间镇创新场镇建设“六步工作法”,美丽五间铺、宜居新场镇随之展开。
挖掘地方资源,找准比较优势。据介绍,五间镇围绕“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生态资源”三个重点,找准自身优势,挖掘赋能空间。深挖人文历史优势,围绕上游永川龙、五间铺、台湾公黄开基等人文历史特征,梳理出打造永川龙文化IP、复兴“五间铺”商业街、重建黄开基“三重堂”等文化繁荣需求。找准经济发展优势,立足圣水湖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围绕五间西瓜、双孢蘑菇、空心菜等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梳理出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基地、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等产业发展需求。凭借生态资源优势,立足五间镇地处永川—泸州中线位置和永川南部交通枢纽地位,围绕上游水库、圣水河水资源保护等需求,梳理出物流市场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化环境提升等需求。
聚焦共性痛点,破解普遍难题。聚焦“看得见的违章、有投诉的问题、想拥有的期待”三个角度梳理共性痛点,拉出问题清单。聚焦看得见的违章,围绕城镇安全韧性提升目标,梳理出蓝棚顶建筑、违章搭建、违规广告牌等问题。聚焦有投诉的问题,通过社区网格员主动下沉和“141”基层治理平台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意见,梳理出人行道板破损、雨污管网混流、停车位不足、公共厕所缺乏。聚焦想拥有的期待,围绕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结合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梳理出公园、小广场等公开活动空间缺乏,街道“空中蜘蛛网”杂乱,道路绿化节点稀缺等问题。
科学规划引领,系统谋篇布局。立足“夯实底板、补齐短板、锻造长板”三个层次,科学规划引领,迭代场镇功能。立足夯实底板。夯实城镇安全韧性底板,规划拆除蓝棚顶,清理违章搭建,重建危旧房屋;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提档升级公共厕所;铺设人行道板,新建停车场。立足补齐短板。对照宜居场镇建设目标,回应群众期待,新建市民公园,塑造绿化节点,实施道路绿化;统筹供电、燃气、通信等市政管线敷设,分步实施管网入地改造;规范户外招牌设置、横幅悬挂。立足锻造长板。赋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圣水湖农业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赋能文化振兴,复建黄开基故居,重现五间铺风雨连廊商业街,新建文化服务中心;赋能社会治理,新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全国唯一自建房安全教育基地,改建乡风文明实践基地。
激活参与主体,形成共建合力。盯住“政府、企业、群众”场镇三类主体,围绕发展和安全两大需求,全面激活主体活力,形成多元共建合力。全面激活政府部门参与活力。聚焦改革需求,梳理出五间镇政府创建全市卫生镇、五间卫生院争创一级甲等卫生院,五间社区迭代升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发展目标,激励各单位更新基础设施。全面激活社会企业建设活力。聚焦发展需求,梳理出涨谷大米加工厂创建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先正达集团中国公司落户五间等发展需求,推动中国邮政邮乐购永川南部片区中心落户五间,新增中国联通营业厅等市场主体20余家。全面激活场镇群众参与活力。发动群众拆除蓝棚顶74幢,清理违章搭建7000平方米,重建危旧房屋11幢,吸引返乡人员新建房屋26幢。
坚持统筹调度,打表压茬推进。注重盯项目、盯责任、盯现场三个方向,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落实项目清单。五间镇党委政府牵头,制定五间美丽宜居示范镇建设方案,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场镇功能品质等9个主题,明确文化服务中心展陈馆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厅及周边绿化等42个项目。落实责任机制。建立项目责任制,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班子成员、一个责任部门、一套专班的模式,逐一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研判制度。落实监管制度。科学聘请项目跟审、监理单位,程序上全面把握项目推进制度,工作专班坚持每日检查项目现场,确保项目推进质量。
社区物业托底,确保长期运营。五间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依托全区首个乡镇公益性五间社区上游物业服务中心,创新推动全域激活细胞、全面收集资源、全程配置服务的物业服务理念,以市场化物业运营模式推动场镇治理。把握市场需求,成立核心队伍。依托“141”网格化智治体系,发挥上游驿站、驿站联盟及网格走访的作用,前端收集群众需求,建立需求台账,全面理清困扰居民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根据群众需求特点,成立了治安巡逻、运行维修、清扫保洁等六个核心队伍,确保物业服务运营高效。整合服务资源,创新运转机制。结合群众需求服务清单,整合辖区内党员、单位、企业、个体等红色服务资源,将燃气检修、上门体检、义剪、免费贴膜等服务融入到核心队伍服务项目中,让物业服务以有偿和无偿服务双向驱动;物业服务采取群众点单、物业派单、机构(个人)接单、党小组回访的全流程贯通,精准、高效、实惠为群众服务。壮大集体经济,维系公益发展。压低有偿服务价格,降低群众支出;承接单位清扫保洁、市政管理、化粪池清掏、空调窗清洗、危房排危以及群众下水管道疏通、换货开门、家电维修、搬运等业务;推动物业管理的西瓜市场、公房、商业街门面等固定资产有偿出租,壮大红色物业集体经济。一年以来,上游物业已为100余名群众及13家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反哺养老食堂、耕读课堂、公共设备设施维护等社会事业15万元,形成良性循环。
下一步,五间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建好美丽五间铺,宜居新场镇,助力永川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
渝西都市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