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近50年的不懈追求和跨越发展,年轻而蓬勃发展的重庆文理学院秉承“进德修业、博文达理”的校训,大力实施“创新开放、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本硕一体应用型教育体系,奋力谱写应用型工业大学建设崭新篇章!
办学实力强劲。现有二级学院1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本科专业66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2.3万人。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2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及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900余项。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80余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专兼职硕士生导师200余人;有“万人计划”国家级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科技部、教育部、重庆市等省部级人才10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5人。
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近年在《Nature》《Cell》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E5抗抑制剂国际一类新药以3000万元成功转化,抗癌新药PZ-1片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并以4800万元实现成果转移,纳米银线系列专利、脱毒生姜连作技术等得到推广应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70余项、国家级项目80余项,授权知识产权900余项。
育人成效显著。开设卓越类、复合类、创业类、特长类、深造类和出国留学类等各类实验班30余个,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5000余项,进入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237名。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2年,学校男篮打入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全国八强,创该赛事重庆市高校最好成绩。毕业生姚茂瑜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创新驱动有力。建有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个、省级创新团队(群体)9个,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在首届全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均获优异成绩,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金奖2项,新型环保材料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为重庆市首批环高校创新生态圈。
对外合作广泛。与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外30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资助单位;培养海外留学生300余名。与重庆、四川等地建立校地战略联盟,与百度、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一批产业学院或校企合作实验班。与阿里云、重庆京东方、重庆交建、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等300余家行业企业或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集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