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迎“大烤” 专家给出防中暑“锦囊”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潆丹 2024-08-29 09:52:00

渝西都市报记者 潘玥希

高温天气持续,全国各地进入“烧烤模式”。高温不仅让人们感到不适,更悄然带来健康的隐患——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一种急性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是很容易对生命安全构成隐患的。”谈起夏季中暑问题,永川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李科尤为严肃。据他介绍,中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且不透风的环境下,体内热量产生多于体外散发的热量,人体散热机制难以应对,体温调节中枢就容易失衡,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李科介绍,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则是除了头晕、口渴、乏力以外,还常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体温往往38℃以上。严重者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表现。重症中暑则会具体表现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多器官系统损伤等。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发生在健康年轻人中,常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引发,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而非劳力型热射病主要发生在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中,因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发。

中暑如何预防?

据了解,重症中暑的病程发展很快,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则很可能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50%—80%。“要降低重症中暑的死亡率,关键不在于治疗,而在于预防。”

专家建议,预防中暑的有效方法需从日常饮食起居着手。

首先就是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身体脱水,不宜等到口渴时才喝水。而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后,及时补充含有适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能够有效平衡体内盐分和矿物质的流失。

此外,调整饮食结构也很重要,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酷暑侵袭。还有一些预防中暑的小妙招,比如食用特定的食物和饮品,如绿豆汤、西瓜、酸梅汤、凉茶等,由于其天然的清热解暑特性,也是消暑的最佳帮手。

在生活习惯上也要作出调整。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户外活动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出行,出门做好防晒措施,如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打太阳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最好还能随身配备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物。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降低中暑风险。

中暑如何救治?

如果已经中暑,那么如何救治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法宝”。

对于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处置,首先就是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者空调房内,脱离高温环境。然后再脱去多余衣物,用冰水擦拭患者身体,或将冰袋置于患者额头、腋下、腹股沟处,或将患者身体置于27-30℃水中进行散热。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分,多喝淡盐水,但不应饮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饮料。

当患者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地抽动,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呼吸速度加快,应当及时送患者就医。

当患者极度虚弱,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也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甚至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时,应立即将患者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夏季防暑是一门科学,需要从饮食、穿着、作息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