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单手”托举156个困难家庭希望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潆丹 2024-05-29 09:22:34

“单手”托举156个困难家庭希望

——记永川区大安街道花果山村民廖云祥

1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 文/图

云雾山是横亘永川、璧山、江津三区的一条山脉,海拔高度在500—800米不等,绵延100余公里,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这样的海拔高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在云雾山脉永川大安段,说起廖云祥,可谓无人不知——他管理的茶树首屈一指,制出的茶叶驰名川渝,更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却是他身残志坚,“单手”托举起156个山区贫困家庭希望的感人故事。

意外致残

在沉沦中爬起

廖云祥看起来比同龄人似乎苍老许多,古铜色的脸上虽显憔悴,但骨子里又充满坚韧。廖云祥的头发早已花白,他笑称一头“青丝”是染出来的,要让自己看起来“年轻”,给人充满朝气与力量的感觉。

1965年,廖云祥出生在农村家庭。幼时的廖云祥就十分乖巧懂事、心地善良。在7岁那年,邻居家的小猪仔不慎跌进粪坑,小云祥想都没想便下到粪坑,将猪仔救了起来。事后,邻居送来一包洋芋致谢,并告诉云祥父母,云祥长大后一定会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初中毕业,廖云祥已满18岁(那时学生普遍超龄),被村里招进集体茶园,承担起了管理茶园的重任。廖云祥回忆道,那时的茶园就像“癞儿脑壳”,东一处西一处的,茶树看起来也是“面黄肌瘦”,这让他心急如焚。虽然年轻,但他有很强的责任感,便想方设法四处“取经”,在为数不多的书本里翻找茶园管理技术。在他的努力下,茶园逐渐有了起色,村集体的效益也慢慢好起来。

当一切都向好发展时,一场意外突降廖云祥头上。27岁那年的一天,廖云祥像往常一样到茶园里查看,随手带着一把锋利的砍柴刀,好随时砍掉茶园里的一些杂树。在他去砍一棵杂树时,刀子砍到石头上,硬碰硬弹回来,把他左手手掌齐刷刷地砍掉了,顿时血流不止,幸亏被一茶农及时发现送至医院,但以那时的医疗条件和交通条件,要想接好手掌不太现实。

廖云祥彼时已当父亲,一家人的重担几乎都压在他肩上,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母亲心疼他,时常以泪洗面。贤惠善良的妻子周平安慰他:“云祥,别太难过,左手没了还有右手,你还有我的一双手,照样能撑起这个家。”夫妻俩抱头痛哭,但妻子要假装坚强,因为她是廖云祥的希望。村里干部送来了微薄的慰问金,并勉励廖云祥要坚强,路还长,人生一样有希望。

对于一个种茶人来说,失去一只手意味着毁灭性的打击。廖云祥因此沉沦了一年多,但看到柔弱的妻子在苦撑一个家,他再也坐不住了,决心从沉沦中爬起,再次点燃家庭和人生的希望。

2

面对质疑

用实际效果无声回应

“他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了,我们不放心把茶园交给他,你们是啷个想的?”“这绝对要不得,村里那么多人,怎么让他来管(茶园)?”1994年,简陋的村委办公室,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关于由廖云祥接管茶园的决定引起无数村民质疑。

“你们哪个有云祥那样的责任心,谁有知识技术,敢不敢立下‘军令状’?”力挺廖云祥的村干部三个灵魂拷问,让质疑的村民瞬间沉默。

就这样,廖云祥接过集体茶园管护重任。廖云祥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茶园规模不大,也就几十亩,但茶树长势不佳,有不少已出现枯黄现象。

为了管好茶园,廖云祥没少下功夫,床头的一本《茶园管理技术要点》被他几乎翻成了“油渣”,当中的一些技术已经变成了他的“硬功夫”,转化成了他自己的茶园管理妙招。这还不够,廖云祥还经常自掏腰包、带上干粮,跋山涉水数十里,到箕山上的茶场向技术员请教。为了向茶研所的茶叶专家求教,他总是要随身带一些土特产向专家们表诚意,虽然每次都被专家拒绝收礼,但他总是乐此不疲。专家们被廖云祥的执着与诚意感动,都将茶树种植技术倾囊相授。

廖云祥深深地爱着这片茶园,他要用实际效果回应村民对他的质疑。每天天刚亮,他就要到茶园里查看茶树的长势,每一株茶树怎么样,他都烂熟于胸。由于廖云祥的家在山脚,他要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到茶园,没有公路,只有些老百姓走出来的“毛狗路”,如遇下雨,路面打滑,摔跟头是家常便饭,但他只有一个信念:为村里管好茶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茶树长出了廖云祥想要的模样,一年比一年喜人,成了远近茶园的标杆,茶园规模也从几十亩扩大到100余亩,效益也逐年提升。这时,质疑他的村民都纷纷向廖云祥投来赞许和钦佩的眼神,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廖云祥坚信:身体残疾了,只要毅力不倒,仍能干出一番事业。

承包茶园

踏上艰辛创业路

“机会一直垂青有准备和踏实肯干的人。”这是廖云祥的座右铭和口头禅。

1998年,村集体茶园面临改制,毫无悬念和争议,廖云祥成功取得承包资格。但廖云祥当时手中只有不到5000元现金,要盘下如此大一个茶园,压力不小。还好,村干部肖文彬支持他,借了5000元给廖云祥。就这样,廖云祥踏上了漫长且充满艰辛的茶产业创业之路。

“原来到处是石坝,茶树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片的。”站在山顶,廖云祥指着郁郁葱葱的茶园告诉记者。

回想走过的路,廖云祥感慨万千。起初,只有三四个人跟着廖云祥干,随着茶园规模扩大和效益提升,慢慢地,人多了起来。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吃饭在树林里,蒸饭在水沟边,躲雨在楠竹林。后来,廖云祥在工人们帮助下,垒了一间土坯房,“那时就只有一间土房子,我打了一个焖灶,给工人蒸盅盅饭。”他回忆道,吃饭的地方有了,但是没有歇凉的地方,工人们只好在楠竹林里歇凉,晴天还好,如遇下雨,经常被淋成落汤鸡。

条件虽然艰苦,但廖云祥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逐。他带领工人开荒种茶,与工人们干在一起,哪怕左手用不上,他用右手也一样干得扎实。

为了让茶园连片易于管理,廖云祥硬是发扬新时代“愚公”精神,开垦荒地,楠竹林、杂树林等低效林地被开垦出来了,一处处乱石包被他和工人用土填埋改造成了茶园。他懂得茶树喜旱不耐涝的特点,把茶园改造成长斜坡。在廖云祥的努力下,茶园规模从当初接手时的100余亩扩大至900余亩,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

茶叶产量的迅速提高,对茶叶的品质要求更高,否则生产出来的茶叶便无市场销路。20余年来,廖云祥坚持做有机茶,不使用化肥农药,都是用人工除草、生物防虫,保证了茶叶的生态特色。他十分注重茶叶品牌打造,申请了茶叶有机认证,注册了“三雾”“梦芽”“廖云祥”三个永川秀芽商标,茶叶远销重庆、成都、北上广深等多个大城市。区农业农村委、区残联、大安街道等部门和街道感念廖云祥身残志坚、心系群众的制茶情怀,配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他发展。

情系群众

托起无数困难家庭希望

“他们一跟我就是20多年,从未离开。”廖云祥开玩笑地说,很多茶园的工人,从小姑娘熬成了中年大妈,从中年大妈熬成了老太婆。大安街道农服中心主任何祥灿告诉记者,有不少企业到关键时找不到人,而廖云祥的茶园却是任何时候都不差人手。

是什么原因让工人们坚定执着地追随廖云祥?那是因为,廖云祥始终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不断塑造个人品牌,情系山乡群众,为无数个困难家庭托举起支撑生活的希望。

廖云祥掰起拇指算了一下,从开始到现在,至少有156个困难家庭靠茶园支撑起了希望,其中多数工人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困难家庭的人,常年固定工人有近30名,每年工资发放高达120余万元。“我自己都是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只要有劳动力的残疾人都照单全收。”他说道。

肖世明是花果山村村民,视力很差,找工作几乎无望,加上妻子有轻微的精神残疾,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知道他的情况后,廖云祥主动请他到茶园打工,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廖云祥到肖世明家里,看到他家房子快要倒塌了,屋里到处是接雨的盆盆罐罐。廖云祥二话不说,给肖世明运来红砖,掏钱为肖世明翻修了房子。看到新修的房屋,肖世明一家感动不已,对廖云祥说,这钱算他借的,以后从工资中抵扣。廖云祥拗不过他,便没坚持不收翻修房子的钱,但告诉肖世明,孩子读书缺钱随时在他那里拿。如今,肖世明的子女已工作成家,是廖云祥帮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肖世明心里一直感念廖云祥的好。

这样的感人事例在廖云祥的茶园里还有很多。杨天蓉因丈夫刘中友在建筑工地上伤了头部,留下癫痫后遗症,无法正常工作,她一直在茶园打工挣钱养家。黄纯梅老人的女儿陈体玉和女婿都是聋哑人,在外无法找到工作,是廖云祥茶园给了他们工作的机会,找到了生活的依靠。黄纯梅老人向记者讲述起廖云祥对她家庭的好,不时感动得掉眼泪。

在廖云祥的茶园里,每天都有3桌人吃饭,采春茶时更是多达10余桌。这里不像一个工场,更像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有说有笑,相互关心,氛围团结和睦。廖云祥对工人非常贴心。春季采茶时,采茶工人来自泸州、大足和周边镇街等地,他们无须带铺笼帐被,只要过来采茶就可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三两个月,廖云祥把一切都为工人们准备好了。工人们要走的时候,随时结算工钱,几十年来,廖云祥从未拖欠工人一分钱。

今年73岁高龄的邓维胜老人说:“廖云祥为人处世很好,对工人就像家人一样,从不对工人‘红眉毛绿眼睛’的,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干。”随行的村干部刘晓玲说道:“廖云祥不仅对工人好,对村里、街道的工作也非常支持,遇上修桥修路,无论捐多少,他都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感人故事持续在云雾山间演绎、传扬,廖云祥依然孜孜不倦地打理着他的茶园,支撑起100多个家庭的希望。

2015年,廖云祥被永川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11—2015年度永川区优秀民间乡土人才”称号;2016年,他被永川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永川区残疾人联合会授予“重庆市永川区十佳最美爱心天使”称号;2020年,又被永川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评为“十大年度感动人物”。他的系列秀芽品牌多次获得各种大赛荣誉,他的茶园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场典型案例,今年又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个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