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文 陈科儒/图
永川科技片场穿梭着各个影视剧组的身影、众多科技企业纷纷入驻……近日,记者走进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感受到科技影视助力永川数字产业发展的独特魅力。
自2023年5月永川科技片场建成投用后,不到1年的时间就先后承接拍摄了《P计划》《命悬一枪》等12部电影、电视剧和大型音乐会项目,不仅带来不菲的影视棚租金收入和影视制作收入,还带来大量消费收入。其中,2023年7月12日至8月27日,由成龙领衔主演的《P计划》在永川拍摄,700多名剧组人员拍摄了50多天,订了11个酒店,租了141台车,共消费3000多万元。永川科技影视棚客源不断,也标志着科技影视平台“永川科技片场”基本搭建成形,标志着重庆影视行业由“拍重庆”变为“重庆拍”。
建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全流程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数字科技影棚
“重庆崽儿”张晋主演的动作电影《命悬一枪》为何在永川开机?成龙大哥中意的片场长什么样?3000平方米虚拟拍摄棚内,弧长42米、高7米的LED虚拍屏屹立前方,大气恢宏,匹配三块天屏,具备800平方米虚拟拍摄空间,屏幕点间距为1.95毫米,亮度可达2600尼特,同时配备行业顶尖的机械臂、伸缩炮、斯坦尼康、蔡司镜头、索尼电影与讯道机等拍摄器材及全套灯光矩阵,这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LED虚拟拍摄屏。
“吸引影视剧组来到永川的核心影视科技是LED虚拟拍摄。”永川科技片场运营商、达瓦未来(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栾林表示,LED虚拟拍摄的最大优势就是“所见即所得”,演员以屏幕虚拟画面为背景进行表演,通过智能合成、实时渲染后,就能直接达到成片效果,而不像常规绿幕拍摄,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进行抠图,从而大幅缩短拍摄周期、大幅降低拍摄成本。相比传统拍摄,LED虚拟拍摄大约可降低30%至40%的制作成本,节约60%的制作时间。由此,影视电影拍摄全过程都可实现“工厂化”,不用取外景和实景拍摄。剧组只需带着人和剧本来,就可在永川当地完成拍摄、剪辑、录音等全过程作业。

攻克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数字内容制作技术国内领先
永川为何能发展起科技影视产业?这与达瓦未来(重庆)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公司也是永川科技片场的全流程技术提供商。
2014年,该公司创始人卢琪联合了一帮年轻人研发以智能化、自动化为主要方向的可视化数字内容制作,努力提升国内可视化数字内容制作的工业化水平。而电影作为数字内容制作产业最具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代表,自然也是该公司的重要研发领域。
因其研发的是可视化数字内容制作通用技术平台,单靠一家企业很难做成,卢琪急需找一个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永川区委、区政府很认同达瓦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2019年1月达瓦未来正式落户永川。
近年来,永川区依托达瓦未来的技术纽带性作用,狠抓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公司、爱奇艺、完美世界等影视科技链主和生态企业100余家,完善了数字文创产业链,在数字内容制作技术领域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几年来,永川依托达瓦未来等公司,先后攻克了数字人快速生成、特效高速实时渲染、XR扩展现实拍摄、全LED虚拟拍摄等多项“卡脖子”核心技术,基本构建起“科技+人才、平台+服务”一体化产业生态,在数字内容制作技术领域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并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

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
目前,永川数字内容制作产业已形成三大优势:
首先是技术与硬件设施优势,并结合这两大优势,搭建形成1万平方米的科技影视平台——永川科技片场,不仅有国内单体规模最大、全流程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数字科技影棚,还建有1000台服务器驻地渲染中心、400平方米超大杜比全景声终混棚、1000平方米含100个VICON摄像机的顶级光学动捕棚等行业顶尖配套设施。
其次是人才优势。据统计,2023年,永川已拥有17所大中专院校新增9000名在校生,在校生数量达到18.5万人;这一年,永川区有5万人毕业,6000多人留在永川就业,3万人留在川渝地区就业。在2019年底,永川便牵头成立重庆市大数据产业人才联盟,至今联盟已拓展川渝两地院校120所,聚集相关企业400余家,每年培养输送大数据产业人才3.2万名,为科技影视等数字文创产业实现“产业跟着人才走”提供了重要动力。
另外,永川还联合火焰山、上海英模、瑞云科技、九紫文化、达瓦科技等生态企业,设立辐射西南的影视服务中心,成立2亿元文创产业基金,出台了“永川数字文创17条”等系列扶持政策。
可以说,“永川科技片场”已成熟构建起“科技+人才、平台+服务”一体化产业生态,可全面承接大型剧组来渝拍摄,高效承制“影视剧、广播电视、广告、综艺”等多元数字内容。
“目前,产业园充分发挥数字文创、自动驾驶和服务外包三大核心产业先发优势,现已形成‘一园五区’的产业布局。”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总经理熊祖品介绍道,产业园先后引进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云、爱奇艺、同程旅行等490余家企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成为重庆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基地。
永川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建成西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集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2000家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以上,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