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隆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民进重庆开明画院会员,民进永川开明画院副院长,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永川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陶瓷微刻作品《道德经》、刻瓷作品《一呼百应》,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走进永川刻瓷第一人李隆友的工作室,第一眼,就被展架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瓷作品深深吸引。
只见深黑色的瓷盘上,雕刻着齐白石老人的肖像画,画上的白发与胡须根根分明,脸上的皱纹生动细致,嘴微微张开,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形象跃然眼前。
瓷器上,如何雕刻出这样逼真的人物肖像画呢?
大处写实、细处逼真,这是刻瓷技艺所能达到的效果。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将刀、小铁锤于瓷器之上锤、凿、刻,使其初具图物之形,再沿崩裂痕迹处绘上色彩,物象瞬时栩栩如生,此般手艺即为刻瓷。
“金石味”与“笔墨韵”的有机融合
“叮叮叮……”工作室里,李隆友一手持刻刀,一手拿小锤,专注地在瓷器上刻画,刀锋过处,瓷屑纷飞,仿佛瓷器上绽放出一朵朵艺术之花。
刻瓷与刺绣一样,讲究慢工出细活,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瓷器上绣花”。
刻瓷作画至少需要4道工序。下手稿、雕刻、上色、配架。李隆友说,整个过程对书法、绘画和雕刻的要求都极其严苛,其中最花心思的当属雕刻这一环节。“刻刀在瓷器上雕琢,需慎之又慎,力度、刀法、对瓷器性能的把握必须拿捏得当,线条疏密组织要恰如其分,又得一气呵成。”李隆友说道。
这需要美术功底吗?“当然。”李隆友笑着回答道。他介绍,刻瓷分为点刻、线刻、面刻和釉雕四种工艺。点刻,即指以刀刻点、以点构图;线刻,即指以刀刻线、以线造型;面刻是指以刀构面、以面成型;釉雕则是刻画层次、凸显立体,除此之外,上色也很重要,不仅需要色彩协调而且还要具有美感,每一步都需要过硬的美术基本功底。
上色过程中,李隆友结合油画和国画技巧,运用油画颜料,加入自身创意,虚实结合,在他精湛的工艺手法下,一个个素色瓷盘变身成一幅幅山水、人物、花鸟画卷。“在表面的凹凸深浅进行涂墨上色,成品能达到‘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感观,使其既有‘金石味’,又有‘笔墨韵’。”李隆友介绍。
将微刻与刻瓷融为一体
李隆友并不局限于刻瓷,还将微刻与刻瓷融为一体,打造更加具有观赏性的作品。他不仅在根雕大师彭勇那里学习过自然造型,还拜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啟慧门下,学习微刻技艺。
于细微之处见真功夫,刻瓷在“刻”上做文章,微刻则更注重“微”字。当天,李隆友现场为记者展示了其微刻作品,只见大红色的磁盘上,贴着一个长6毫米、宽4毫米的猛犸牙片,上面雕刻了一幅完整的图画,用放大镜看,色彩、形状竟一应俱全,甚至一旁还刻有肉眼难以看清的文字。
如今,李隆友已将刻瓷与微刻技艺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这在他的陶瓷微刻《齐白石》和《道德经》中就能发现。前者采用刻瓷方式刻画了栩栩如生的齐白石肖像,然后在毫米之间用微刻的方式刻下了齐白石的简介;后者也是采用刻瓷的方式刻画了老子的形象,然后用微刻的方式刻下了《道德经》内的5180字。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友的陶瓷微刻作品《道德经》和刻瓷作品《一呼百应》,还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传承技艺弘扬文化瑰宝
20多年来,刻瓷已成为李隆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门技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当被传承下去。”李隆友说。
刻瓷工艺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文化血脉的延续。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在李隆友的手中,刻瓷工艺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个好的瓷刻作品完成,至少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多则需要数月。而在这段时间里,雕刻者几乎每天都要工作不少于10小时,不论是拿刀雕刻,还是用笔上色的时候,都要求做到极致,不可有半分差错。李隆友说,要有耐心、坐得住的人才能真正传承好这门技艺。
传统工艺,代代相传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焕发活力。“我也在寻找真正热爱这个工艺的人,通过收徒来传授手艺,用自己的力量让刻瓷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李隆友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刻瓷工艺的热爱和执着。
渝西都市报记者 陈欣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