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乡村小学教育该如何发展,怎样将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永川区临江小学在实践中提炼出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向,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依托,奏响党建工作“三部曲”,引领乡村教育大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
奏响书记“引领曲”
该校在党支部书记、校长刘金春和学校支部、行政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先后兴建乡情陈列馆、师生成长记录馆、红色校史记忆馆,创办乡情种养殖园、乡情书院,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乡情特色和时代特征。为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修建综合楼和七彩广场,让乡村孩子拥有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
在书香校园建设上,积极打造乡情书院,投入5万余元,使书院藏书增加至万余册,新增了学生喜爱的书籍。刘金春带头发表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10余篇,指导学生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获市区级奖励作品20余篇,其中:指导五年级学生杨清银在《人文科学》杂志发表文学作品《逐科技之光,立少年之志》,获得市级奖励。
临江小学以乡情乡愁为灵魂,推动七彩教育特色发展,提炼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持彩练当空舞”的校训,该校连续5年获区级综合督导考核优秀奖。坚持党建引领,推出红色党建“四大行动”,即先锋行动,党员干部领头,率先垂范;民主行动,所有事情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公开;自律行动,要求党员教师坚守廉洁自律底线,坚守“学高为师,行为示范”职业操守;乡情行动,工作在临江、成长在临江,坚持为临江孩子成长服好务、奠好基。
奏响党员“主题曲”
临江小学全体党员教师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定报国为民信念,以“三亮三比三评”为载体,奏响党员“主题曲”,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三亮”要求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风采。党员教师黄爱民是该校德育主任,她多年来狠抓学校少年宫建设,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成立多个学生兴趣小组,其中唢呐在永川区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获一等奖,少年足球男女组分获一等奖,少年宫比拼获区级一等奖,获市级二等奖第一名。
“三比”掀起党员教师比技能、比业绩、比作风“赛马比拼”热潮。在该校赛业绩、赛技能的多次比拼中,涌现出胡元飞、李丽等党员先锋。
“三评”即党员自评、群众测评、领导总评。该校支委委员、副校长谷鹏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为该校带出来一大批优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深受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奏响师生“和谐曲”
临江小学积极开展“一颗红星献给你”“红烛在我身边”两项主题活动,奏响师生“和谐曲”,使全校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劲头。
“一颗红星献给你”主题活动要求每名党员干部结对一名青年教师,帮扶一名困难学生。乐乐是该校五年级学生,因为身体、智力双残疾,一直待在家中。该校党员教师刘吉平坚持送教上门6年多,为孩子送去温暖和知识。活动开展以来,教师结对20余对,累计帮助40余名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红烛在我身边”主题活动要求每名教师参加一项志愿活动,积极参与守护临江河行动、捡拾白色垃圾、当好心理疏导志愿者、做文明劝导员,开展防溺水宣传和平安交通宣传等活动。该校志愿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临小美”,目前已有志愿者50余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
该校支委委员、副校长何玉峰利用延时服务课,担任临江网红豆干兴趣小组组长,培训熟练网红豆干操作手10余名,每周三下午延时课定时为全校师生奉献美味的网红豆干,深得师生们喜爱。
今后,临江小学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以创办农村一流小学为目标,点亮乡村孩子人生奋进路,帮助乡村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乡村教育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渝西都市报记者 肖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