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村民选我,我为村民”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8-09-20 18:31:21
“村民选我,我为村民”——仙龙镇大石坝村黄土山村民小组小组长罗家声小记本报记者钟梅在仙龙镇大石坝村,有这样一位村民小组长:从他一开始任职村民小组长起,他就暗下决心:既然大家选我当社长(小组长),我就要把大家的事干好。合作社成立如今已有7个月了,黄土山村民小组的高粱收获了、水果玉米也要见钱了。而在仙龙镇大石坝村黄土山村民小组的一处小土坡上,五六名工人正用小型旋耕机翻耕土地,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

“村民选我,我为村民”

——仙龙镇大石坝村黄土山村民小组小组长罗家声小记

本报记者 钟 梅

在仙龙镇大石坝村,有这样一位村民小组长:

从他一开始任职村民小组长起,他就暗下决心:既然大家选我当社长(小组长),我就要把大家的事干好。

任职一年多来,他从一位闲人变成了一位忙人。

任职一年多来,在探索“合股联营、村社一体”发展模式中,他整天想的都是怎么为合作社减少开支、为村民增加分红提成。

任职一年多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村民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办事公道、大公无私。

他,就是仙龙镇大石坝村黄土山村民小组组长罗家声。

提及罗家声,这里的200余名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其赞不绝口。


当选:本想悠闲生活,不料当选为小组长

9月5日上午9时30分,白花花的太阳使得乡间的道路人烟稀少,更别说在田间地头干活。而在仙龙镇大石坝村黄土山村民小组的一处小土坡上,五六名工人正用小型旋耕机翻耕土地,场面可谓是热火朝天。

离小土坡不远的公路边,一位戴着草帽、身材微瘦的男子快步朝大石坝村公共服务中心走去。几分钟功夫,男子已到村公共服务中心。只见取下草帽当扇子扇的男子皮肤黝黑,身上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并紧贴在身上。

与记者同行的仙龙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人就是今天要采访的主人公——罗家声。

1962年出生的罗家声初中毕业后,便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在外的日子,他当过木匠、做过架子工、跑过运输、开过餐馆和旅馆。

虽然罗家声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人的经济头脑,经过二十几年的奋斗,已经成为一位小有成就的老板。

2016年12月16日,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罗家声结束了自己在外的所有业务,回到老家永川,开始摸索经果林的种植,过一种悠闲的乡村生活。

2016年底时值黄土山村民小组换届。经过村民投票,罗家声当选为村民小组长。

“既然村民信任我,选我当社(组)长,我就要担起这个担子,把群众的事情干好。”在罗家声任职村民小组长那一刻起,他就暗下决心。


创新:探索合股联营,让村民坐收分红

黄土山村民小组有52户200余名村民。罗家声当选小组长时,小组的账本上还欠着几千元的外债。

初中毕业后,罗家声一直都在外漂泊。几十年过去了,村里的情况跟自己在农村时肯定不一样。要当好这个“家长”,村里的情况必须熟悉。

经调查走访,罗家声发现,为了自家的条件更好一些,小组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在家务农的中年妇女多数在村里的一家花厂上班,而留在家里的就是年迈的老人。由于缺乏劳动力,小组撂荒的土地高达100亩以上。加上当年土地承包时按照“土地好坏、远近搭配”平均分配,土地狭小零星、高低不平,只能以“人力+畜力”手动操作,不适合规模化经营,村民靠土地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2017年7月,罗家声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探索出“合股联营、村社一体”的发展模式。

“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得带领大家努力干,走共同致富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罗家声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论述。经过一番思考,把整个村民小组的土地集中在一起种植柑橘、蔬菜的想法在他脑海萌生。

2018年2月,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成立重庆市永川区罗家声柑橘种植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49户,流转土地420亩,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集中种植柑橘、有机蔬菜、高粱、玉米等农作物。

股份合作社成立后,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罗家声变得忙碌起来。这个“忙”,与他以前的“忙”相比,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他是在忙着为自己找钱,如今他则是忙着带领村民致富。

今年2月,为能及时播下高粱,罗家声与10多位工人马不停蹄对前期208亩田土、荒坡进行宜机化作业。8月,他和工人忙着收割地里的100多亩高粱。这两天,他和工人忙着为即将播种的榨菜翻耕土地。再过几天,他又要和工人一道采摘地里的水果玉米。

大石坝村党总支书记艾明伟告诉记者,柑橘种植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打破了黄土山村民小组各户间的界线,促成“联产联业、联股连心”,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转变。待明后年,合作社有收益后,卖柑橘、蔬菜等农作物的利润,按合作社30%、公积金20%、村委会10%、村民40%的模式进行分配。村民除了坐在家里就能分红外,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每天50—70元工钱)。


心愿: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

当选小组长一年多来,为了实现初衷,罗家声付出了比常人不知多少倍的艰辛和努力。

50余岁的周同英是合作社的股民,同时也是合作社请的工人。在今年晾晒高粱时,每天下午5点,罗家声就与她一道,收装晒在室外的高粱。每天的收装,两人通常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

对于晾晒高粱这活,周同英每天可以拿到半天的工钱,而罗家声却没要合作社一分钱。

村民小组有两口池塘,面积大约30多亩。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今年4月,合作社在鱼塘里投了很多草鱼苗。

草鱼,顾名思义以草为主要食料。为了能让草鱼吃到草长得快,罗家声每天下午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到地里割草。4个月来,割草喂鱼成了罗家声雷都打不动的活。

“你平时都这么忙,为什么不请人喂非要自己来做呢?”记者不解地问。

“割草喂鱼虽然只要一两个小时,但每天都得坚持。三五两天可以,如果长期做总得给人工钱吧。虽说每天只有15元,但一个月、一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罗家声说,力气使了力气在。为让村民年终多分红,能减少的开支尽量减少。

合作社成立如今已有7个月了,黄土山村民小组的高粱收获了、水果玉米也要见钱了。眼看合作社越来越好,可刘家声的体重也从当初回永的140斤降到125斤,以前白胖胖的小老板变成了黑瘦瘦的庄稼人。而令罗家声欣慰和满足的是,如今他的心愿与奋斗目标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看到罗家声为了合作社利益毅然放弃在城里安享晚年到农村再次抗起锄头为民增收的言行,村民在合作社遇到困难时也纷纷伸出援手。

这不,前段时间合作社翻耕土地,由于合作社没有旋耕机,只能全靠人工。为能提高效益,罗有声、陈明海二话没说,把自家小型旋耕机拿到地里。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罗家声说,今年,受土壤和气候的影响,合作社的收成受到一定影响,相信明年或后年合作社就会进入正常轨道,届时小组集体年增收或将达18万元。下阶段,我希望能尽快硬化小组的两条生产便道,再买台大型的旋耕机。这样不仅可减少合作社的人工开支,还能大大提高耕作效率,让合作社的收益更多些,大家一起多分红。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56岁的罗家声信心满满。相信在他的不懈努力下,49户股民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