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16个月撰写118首“调解诗”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8-04-20 20:32:27
“夫妻本是同林鸟,哪来怨恨这么深;若是一人撒手去,谁来关爱孤单心;珍惜现在之拥有,相伴白头度余生……”像这样的“调解诗”,临江镇隆顺村乡贤评理员陈久述在一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写了118首,今后也将继续写下去。这些“调解诗”在记录调解事件的同时,更传播了为人和善、尊老爱幼、邻里和乐等正能量。

新乡贤陈久述在临江镇隆顺村村民中颇有声望。善于调解纠纷的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16个月撰写118首“调解诗”

本报记者  杨 雪/文  刘 灿/图

陈久述正调解纠纷。


“夫妻本是同林鸟,哪来怨恨这么深;若是一人撒手去,谁来关爱孤单心;珍惜现在之拥有,相伴白头度余生……”像这样的“调解诗”,临江镇隆顺村乡贤评理员陈久述在一年零4个月的时间里写了118首,今后也将继续写下去。这些“调解诗”在记录调解事件的同时,更传播了为人和善、尊老爱幼、邻里和乐等正能量。


纠纷调解秘诀在“三勤”

陈久述是临江镇养鸭致富带头人,2015年被推选为新乡贤,2017年9月获全区首批“乡贤评理堂”授牌。自此,陈久述又多了一个发挥他特长的新阵地。

群众纠纷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可是这些看似很小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酿成大事故。去年12月19日,陈婆婆去拖了梁大爷的3捆干柴,两人先是发生口角冲突,继而抓扯,致使陈婆婆的手腕骨折。

陈久述第一时间介入。当时因医疗费用不明,赔偿问题暂时按下不表。但,权责不能不分明。双方情绪很激动,只能分开调解,还找到双方亲属旁敲侧击做工作。

最初,陈家人要求梁大爷支付全部医疗费用。但梁大爷生活困难,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你们不拿人家的干柴,也不会发生这件事,医疗费一家一半算了。”在陈久述的劝说下,陈家人同意了。梁大爷的侄儿媳为其垫付医疗费,两家纠纷就此化解。

从这起纠纷调解中,可以看出陈久述调解纠纷的两大秘诀:腿勤、嘴勤。到田边地头、院坝屋角调解纠纷,通过多听、多看、多问搞清事情原委,处事公正让当事双方信服,进而化解双方怨气。

事后,陈久述就此事写了一首“调解诗”,全诗98个字,既总结了调解过程,又有个人感悟。这是他纠纷调解的第三个秘诀:手勤。翻开他的调解记录本,一个个案例鲜活生动,案由、调解过程、调解结果记录清晰明了,每一个案例最后都有一首打油诗或者顺口溜。


写诗源于对家人的鼓励

陈久述说,他写“调解诗”的灵感来源于女儿陈婷大学毕业做电商。当时为鼓励女儿好好经营,他有感而发作了一首打油诗。不久,儿子陈子钦参军,他又作《送子当兵赠言》,全诗70字道出了父母对儿子参军的支持,“有朝一日传捷报,为国争光建功勋”一句更是对孩子参军给予厚望。这首赠言诗被临江镇各村采用推广。随后,他岳父病重去世,在照顾老人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又连写三首诗鼓励兄弟姐妹齐心协力在父母面前尽孝,效果很好。

受此启发,他从2017年1月起,凡成功调解一个案子,都会在记录案子调解过程的同时,将自己在调解过程中的作法和感悟写成打油诗,既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和传播。截至今年4月,他在16个月时间里累计撰写“调解诗”118首。


尽心尽责干好纠纷调解

“他处事公正,说得我们心服口服的。”村民谷云秀非常肯定陈久述。

“他为人随和,在玩笑之间就把矛盾化解了。”村民凌宗六如是评价陈久述。

“只要他出面,没有说不和的事。”村民刘随德说起陈久述连连夸赞。

自从陈久述的乡贤评理堂挂牌以来,乡邻间有个什么理扯纠纷,人们自然就想到找他。陈久述也总是一个电话就赶过去了。他一到,问题双方也自然而然地像找到了娘家人一样,乐于把纠纷和问题向他倾诉。陈久述说,这是大家对他的信任,于他而言,欣慰之余更添一种责任。

智者都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总结的。最近,陈久述把“调解诗”分类归纳成交通事故纠纷、损害赔偿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生产经营纠纷、消费纠纷及其它纠纷等七大类,整理成一套调解实战理论《陈久述调解案例汇编》在当地推广,把和美家风吹进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