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双孢菇产量有了新突破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8-01-15 22:45:34
经过3年探索,今年,该公司双孢菇种植技术和产量都有了新的突破。

    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双孢菇产量有了新突破

    永川日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

 
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双孢菇房

    一篓篓雪白的蘑菇整齐地摆在地上,一盏盏明亮的矿灯穿梭在房内,偶尔播放点新潮的音乐,这是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内,五间镇景圣村的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双孢菇房内工人们劳作的情形。经过3年探索,今年,该公司双孢菇种植技术和产量都有了新的突破。

    工人打工唱起欢乐歌

    “我们在这里上班,不用风吹日晒雨淋,既管理了家庭照顾了孩子,又有收入。”52岁村民孙天英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孩子正读初二,她长年在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打工。“最近活儿多,搞不赢。我把远在泸县的妹妹也喊过来帮忙了。”

    “像我们这种五六十岁的人出去打工也没人要,这里干活一举多得。”村民蒋光琼说。

    “我们这里固定的工人有10多个,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进入采摘期,需要的工人更多,现在双孢菇的采摘,就需要四五十人,我们一个人每天要采摘300斤左右。一天打工收入八九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她是我们的管理人员陆定兰,不光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逐个菇房巡视一遍,安排采摘顺序,还和我们一起采摘。”

    工人七嘴八舌,额头上矿灯移动,随着一双双采菇巧手的舞动,篓子慢慢装满。

    记者看到,工人一边采摘优质蘑菇,一边将次品菇放入另一个篓里。

    “分装,是为了保证货真价实。”公司负责人辛良群介绍,采下的菇中午就将运往批发市场销售。

    多年摸索突破技术难关

    双孢菇,由以前的每平方米产量15到20斤提高到每平方米35斤,该公司迎来了技术大突破,产量大丰收。

    据辛良群介绍,公司先后种植过大球盖菇、平菇、秀珍菇等比较常见的菇种。后经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农服中心的服务,加上业主到全国各地进行市场考察,该公司开始探索好品质双孢菇的种植技术,并从外地引进技术总监林福元。该菇拌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该公司按照比例配方,对原料进行了发酵、消毒等,然后再铺上菇床。

    这批菇于去年10月中旬上料,12月首茬双孢菇开始采摘,现在已进入第二茬采摘期。

    充分利用空间,菇房采用了立体种植方式,下面的三层,工人直接采摘;而上面的三层则需爬上楼梯去完成采摘工作。现在双孢菇已经进入盛产期,每天40多名工人在里面忙碌,日产双孢菇8000—10000斤。销往重庆、四川泸州、永川等地的大型超市和批发农贸市场,批发价6.5元/斤,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介绍,今年该公司种植的双孢菇还在二次发酵上做起了文章。为了控制好菇房温湿度,公司利用无烟煤,通过烧锅炉产生蒸汽,再用管道将蒸汽传输到各个菇房,以调节温度和湿度。将菇房的温度调整在18℃,湿度保持在65%—75%,使原料在菇床上进行第二次发酵,极大地提高了双孢菇品质和产量。

    今年该公司有双孢菇板房68间,生产面积达5万平方米,总共可采6茬,从去年12月一直采摘到今年4月底。预计双孢菇产量达到1750000斤。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据介绍,该公司在稻田种植菌菇的过程中,通过原材料重复使用、菌渣发酵变肥料的方式,基本实现了种植全程的无害化。先种草菇,草菇种完之后的菌料加配方,用来种双孢菇,即双孢菇收完之后剩下的菌渣,就还田作为农作物的基肥,在田间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农闲的田将土堆成一排排长垄,垄上的土里面撒有大球盖菇种子。“水稻—菇”模式,把谷壳跟木屑混合当做原材料,直接铺下去,撒上种子(菌丝),然后盖上泥巴,一个月左右就会长出来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公司一年四季都需要工人,有10多名工人常年在此做工。

    如今,贵州省的食用菌种植企业闻讯而来,考察之后立即邀请该公司的另一负责人沈勇前往贵州做技术指导,希望将这门技术进行推广,让更多的食用菌种植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