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柔弱女子勇挑“亲情担”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7-10-10 22:55:30
“爸,你怎穿这么厚哦?”9月初,见87岁的公公杨长发穿着长衣长裤,外搭一件羽绒背心,从外面走进院坝来,儿媳妇段祖连关切地询问。

柔弱女子勇挑“亲情担”

——宝峰镇天星桥村双河坝村民段祖连无私照顾家人的故事

永川日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

 
图为段祖连在家里做缝纫活路。

       “爸,你怎穿这么厚哦?”9月初,见87岁的公公杨长发穿着长衣长裤,外搭一件羽绒背心,从外面走进院坝来,儿媳妇段祖连关切地询问。

       “人老了,不中用了,没得火气就怕冷了。”见宝峰镇政府机关干部过问家中困难,又引来了周围好奇的邻居,老人杨长发乐观地答道。

       接着,一位好心的邻居把杨长发的弟弟杨长兴83岁的单身老人(一级视力残疾),牵着走了进来,在空荡荡的堂屋,唯一的长椅上坐定,他也是需要段祖连关心和帮助的老人。

       在堂屋门口,轮椅上坐着的,是段祖连的儿子杨昭勇,一级肢残无法正常行走,30岁,正低头玩手机;一名中年男子从坝子里晒花生后进屋,坐在桌旁看大家谈话,似乎“事不关己”,他是段祖连的丈夫杨德全,老实巴交,体弱多病,患耳疾多方求医未果……

       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段祖连,不但挑起这些重担,还承包了50余亩田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她的母亲,也喜欢到她这里来享受亲情。

       清清河水引来勤快媳

       段祖连1964年出生在来苏大双庆村,经人介绍,她和宝峰镇天星村双河坝村民小组的杨德全相识相恋,结婚成家。

       夫家贫穷她不怕。公公任过村干部,知书识礼,有4个儿子,其中杨德全排行老三。大哥安家后不久,大嫂忍受不了贫穷,跑了,留下两个侄女;弟弟条件不好,娶了个智障女人,生了两个女儿;二哥举家外出打工,春节时才回家一趟。

       段祖连嫁到河坝大院子的杨家,是看准门前有一湾清澈的河水,当时她的单纯想法是:这下洗衣服方便了。她想,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不会差到哪去,何况自己还有缝衣的一技之长呢。

       1987年,段祖莲的大儿子出世后,段祖连和丈夫带着幼小的儿子独立生活。随后,丈夫到外地打工,段祖连在家操持家务、做农活。她背着儿子挑粪干农活,“当时,我背娃娃用坏了3个背篼。”段祖连说。与此同时,虽然分了家,段祖连仍旧帮公公婆婆和单身的叔父洗衣服。

       但令人费解的是,儿子头脑很聪明,嘴巴也很会说,却不会走路。因为家贫,找了几个医生后,都说他“缺钙”,也没寻到有效解方,家中也没多余的钱医治,儿子的病情就一再耽搁。

       1992年,杨德全见妻子一人在家带着5岁的儿子日子过得艰难,便让段祖连到他打工的山西某煤厂。段祖连心灵手巧,在煤厂开铰车,月薪800元,眼看着生活逐渐好起来,她心中升起希望。

       命运似乎总喜欢开玩笑,意外从天而降。有一天,幼小的儿子在火炉下烤洋芋,灶上锑锅煮饭水沸腾冲开了锅盖,滚烫的米饭和着米汤溢了出来,顿时,儿子面部、颈部被严重烫伤,3天3夜才抢救过来。

       就在治疗儿子不会走路、烫伤的过程中,辗转求医问药依然没能改变儿子肢残的命运。儿子仍然不会走路,评为一级肢残。儿子6岁时,段祖连怀孕,夫妻俩返乡,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1993年,女儿出生了。之后,夫妻俩不再外出打工,承包了50亩田土当起了种粮大户。夫妻俩起早贪黑,干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用自己辛勤的双手改变着自家的生活。

       无私照料家里亲人

       1995年,女儿两岁,段祖连到宝峰砖厂打工。当时,杨长兴视力还勉强能看得见,他到段祖连家生活,帮忙看孩子、割猪草等,这些恩情段祖连一直铭记于心。

       砖厂有时熬通宵,段祖连白天回家还得做农活。砖厂和家两头跑的日子过了近6年,段祖连像个“磨心”,整天围着砖厂、农活、家务活转。

       没过几年,婆婆因病去世。从此,公公生病照料等活儿,又全都落在了段祖连身上。同时,照料叔父的事也落到段祖连肩上。

       1997年,段祖连的妹妹在外地打工,劝姐姐到广州某制衣厂上班,说工资高得多,还比家中轻松。段祖连也很心动,可是她坐在缝纫机前,一边给村民改衣服,一边流着眼泪向丈夫哭诉:“家里这么多人需要照顾,我怎么能离开呢?”夫妻俩抱头痛哭。

       然而,不管有多艰难,段祖连都从未放弃过对亲人的照料。

       “公公、叔爷居住和段祖连家分开的,但他们只要一生病,就往段祖连家走。”周围邻居告诉记者。来苏卫生院、永川城区医院,段祖连多次带他们去看病。

       虽然,段祖连有兄弟姐妹,但因为种种原因:照料自己母亲的责任也落在她的肩上。而且,母亲也特别喜欢到段祖连家。前不久,她的母亲还让她去买大衣柜,老人打算长住在她家。

       憧憬美好未来

       儿子肢残,从未上过学,偶尔也只是由段祖连教点简单的知识。但儿子天资聪明,段祖连送他去学习家电维修,他很快就学会修简单的电器。“也许,我该给儿子请个好点的家电修理师傅,让他多学点技术;儿子手也巧,会编撮箕、背篼等,将来可以靠手艺养活自己。”段祖连计划着。

       段祖连的女儿今年24岁,在一家幼儿园工作,虽然月薪很低,但段祖连说只要一家人能时常聚到一起就是幸福。

       段祖连现在除了种植粮食外,还在家中给村民改衣裤、换拉丝等简单缝纫活。

       现在她家中,公公87岁、叔父83岁,娘家母亲都得靠她照料;丈夫杨德全耳疾加重,听力受损,她想等秋收农忙过后,带丈夫去城里找医生好好诊治一下……而屋外,50多亩的庄稼地,她打理得巴巴适适。

       “随着年龄加大,我以前一包七八十斤的稻谷,扛起就走,现在扛不动了。”段祖连说,幸好,现在逐步推行机械化,这让她对种粮又充满了信心。“如今种粮不缴公粮不纳农税,还可以领种粮补贴呢,国家的政策真好!”说起未来,段祖连仍是满满的希望。

       段祖连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她都没有退缩,挑起了亲情的重担。她就像那湾清澈的河水,荡涤尘埃,洗尽铅华,保留着女人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