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用爱守护乡村孩子的“求学梦”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6-11-11 08:50:21
“小树摇一摇,小鹿走一步,小树摇两摇,小鹿走两步……”在板桥镇欧家坝村小二楼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用爱守护乡村孩子的“求学梦”

——记板桥小学欧家坝村小老师杜锦敖

永川日报记者 付 丽/文 赵 丰/图

       “小树摇一摇,小鹿走一步,小树摇两摇,小鹿走两步……”在板桥镇欧家坝村小二楼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下雨的清晨带给人一丝扑面而来的暖意。面带微笑正在上课的中年男子叫杜锦敖,是板桥小学欧家坝村小的一名教师。他正在和孩子们一起朗读课文《会走路的小松树》,浑厚略带嘶哑的嗓门配上清脆的童音,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

       这位执教27余年,以学校为家,甘守清贫,忍受伤痛,无怨无悔坚守着一生挚爱三尺讲台的老师。他用青春、汗水、爱心和智慧放飞村小儿童腾飞的梦想,用挚爱照亮莘莘学子探索前行的道路。用27年的时光,执着不悔的守护着乡村孩子的“求学梦”。

       一毕业就成了村小老师

       他用青春点亮乡村的智慧烛火

       1989年,杜锦敖从师范学校毕业,这一年他20岁。当时很多同学都邀约他一起去大城市创业,可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于农村孩子的重要性。“既然自己学了师范,就一定要成为一名教师,而村小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在繁华的大都市和广袤的农村之间,杜锦敖毅然选择了后者。

       杜锦敖说,自己在农村中长大,深知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既然自己学到了知识,就要把这些知识带回去,带给更多的农村孩子。于是,杜锦敖成了一名村小教师,他用自己的青春去点亮乡村的智慧烛火。

       一个人包干一个班

       他是孩子们眼中的“全能老师”

       欧家坝村小是板桥小学的分校,距板桥镇6公里左右,步行和乘摩托车是村里人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课,带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杜锦敖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学习。课堂里,杜锦敖带领孩子们徜徉在文学殿堂,领略语言的魅力;课外活动中,他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唱歌、做游戏、刻砖雕;课余时间,他们手牵手漫步校园,走进自然,观察体验……让村小的孩子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村小老师大多是一人包干一个班,所有课一个人上,从早到晚不停歇,因此课间时间极其宝贵,既是几门课的“模式转化”时间,也是嗓子短暂休息的时间,“年轻时还不觉得,现在一到下午嗓子就会疼。”为此,杜锦敖随身带着治疗咽炎的药。

       2010年1月,杜锦敖骑摩托车到永川办事,途中发生车祸,左腿受伤。出院时,医生建议他多休息,但杜锦敖却挂念着他的班级,硬是在伤未痊愈的情况下,坐着给孩子们上课。“我休息就意味着一个班的孩子可能无法正常上课,而新来的代课老师也不一定能习惯村小的教学方式,干脆就咬牙坚持一下。”杜锦敖说。

       在孩子眼里,杜老师既是老师又是爸爸。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外,中午,有时杜老师还要给孩子们做饭。他风趣地说,村小教师就是全能老师,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村民做点事,是他从小就有的梦想。

       27年乐在其中

       他将继续守护孩子们的“求学梦”

       村小只有1到3年级,学生到3年级后就会转到中心校。27年来,杜锦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他也有多次调离村小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已经习惯了村小的节奏,也舍不得这些娃娃,乖得很。”杜锦敖说,村小的条件尽管很艰苦,但每次看到3年级的孩子离开时,泪汪汪的眼睛,他就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村小的生活,我乐在其中。”杜锦敖说。

       在村小任教时,杜锦敖经常会遇到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他总是能帮就帮。在他的记忆中,小叶是个腼腆但很乖巧的孩子,家境不太好,但成绩很好。他还记得初见小叶时,小叶穿着一身打了补丁的衣服,背着一个由两张毛巾缝制成的书包。杜锦敖十分心疼,从此在学习、生活中对小叶很照顾,不仅给小叶添置了新书包、文具,帮他补习功课,还叫爱人替他织了件毛衣。小叶十分感激杜老师的帮助,长大后经常到学校看望他,逢年过节也不忘打电话送上祝福。

       “孩子们的行为让我觉得很暖心。”每逢教师节,杜锦敖还会收到一些小礼物——有时是孩子们在山野间采摘的野花,有时是一张自制的明信片,还有的时候是一个手工折纸。尽管都不是贵重东西,却让他感到很温暖。“或许孩子们的笑脸就是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吧!”杜锦敖笑着说。

       “现在好了,我们村小的教学条件越来越好了,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接受外面的知识更容易了。”谈起近年来村小教学条件的改善,杜锦敖十分高兴。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27年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杜锦敖对学生不抛弃、对乡村教育事业不放弃的精神,生动诠释了责任与坚守的意义。一批批的孩子从杜老师的班里走出,一届届的学生在这里完成启蒙教育,27年来,杜锦敖在三尺讲台上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用爱心和奉献谱写出了一曲平凡而伟大的乡村教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