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制造 助推产业升级
2015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在我区隆重开幕
翁杰明王卫明宋晓刚郝玉成郭坚熊雪方军刘祥全王志杰等出席
永川网9月16日报道 (记者 唐章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6日上午,2015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在我区凤凰湖工业园区隆重开幕。本次展会是在国家工信部装备司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重庆市经信委和永川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重庆首个专业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也是今年以来西部地区举办的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博览会。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 “聚焦智能制造、助推产业升级”,会期从16日开始到18日结束。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机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郝玉成,市经信委主任郭坚,永川区委书记熊雪、区长方军、区政协主席刘祥全、区委副书记王志杰等出席博览会开幕式。
翁杰明在讲话中指出,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一大标志,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广受关注。一方面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体现了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代表了工业高新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随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凸显了人机一体、人工智能、智慧制造等核心理念的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的风生水起,正悄然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为此,欧美国家纷纷出台了系列重大举措,力图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也将智能制造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计划通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的大力发展,推动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生产型跨越,助推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升级。重大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模式的创新,必然带来市场需求的爆发,2014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
翁杰明说,为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持续发展,重庆在去年正式确定了未来大力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重中之重。我们将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思路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已经聚集日本川崎、广州数控等上百家知名的企业,集群效益正在加快显现。
翁杰明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全国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之一。 为此,重庆将着力打造五个体系。一是产业集群体系。致力于打造研发、制造、集成、测试、服务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着力培育至少5家龙头企业,20家骨干企业,60家配套企业,形成“5+20+60”的产业格局。二是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国家机器人检测和评定中心已经落户重庆,我们将完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标准体系,推动技术改造与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三是金融支持体系。为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庆市今年专门设立了800亿元的战略性新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其中100亿元专门致力于推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吸引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以资金为纽带,构建产业、技术与资本的融合平台。四是人才保障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中专学校云集的优势,增设相关院系及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抓好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服务,为各类高端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五是市场推广应用体系。包括鼓励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积极拓展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业级打印机等智能装备产品推向市场。
翁杰明说,2014年重庆汽车的产量就达到了263万台,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今年将突破300万台。2014年全市电子信息的智能终端产品达到了2亿台件,也是全国最大的智能终端产品的产业基地,今年将达到2.5亿台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目前应用最多的也就是这两大领域。重庆市也将在一边抓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广产品应用,使落地的企业能够在重庆有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
翁杰明说,下一步,重庆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按照引进大企业、实施大项目、打造大集群的思路,推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趁势而上、率先突破,进一步巩固良好的发展态势。
翁杰明最后指出,2015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在永川举办,既为大家提供了经验交流的平台、产品推广应用的机遇、供需对接的载体,又为大家携手共进营造了契机。开放的重庆乐意与大家开展各种合作,共享发展商机,也希望大家对重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王卫明在讲话中表示,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实施,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必将迎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一直十分关注机器人生产制造、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的发展,利用各项的政策措施来推进智能装备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下一步,工信部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致力发布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以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来引导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继续利用智能制造发展重大专项资金等来支持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三是积极用好产需对接等措施来推进行业的应用。四是建立机器人的第三方评价和认证体系,提高用户使用国产自主品牌的积极性。五是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六是加强国际交流,共同推进全球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王卫平说,重庆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以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技术雄厚。依托重庆市强大的工业基础,重庆市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市场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重庆市永川区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最好的产业集聚区。我们相信,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十大新兴产业战略的指导下,重庆工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重庆市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必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宋晓刚在致辞中说,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把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作为助推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正是由于重庆市具备了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和坚实的市场基础,这次首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就吸引了包括国际国内知名厂商在内的130多家企业参加。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将把这一盛会作为产业联盟继上海国际机器人产业博览会之后第二个重点支持的盛会。加强与重庆市,以及与永川区的合作,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把这一博览会办成国际国内知名的品牌展会,为促进和加快重庆市乃至全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
熊雪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永川坚持把工业强区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创新驱动的突破口,依托舒适的城市环境、充沛的技能人才、广阔的应用市场,按照龙头引领、集群发展、链条延伸、应用助推、融资创新、产业联动、人才支撑“七个到位”的思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组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坚持专业招商、专家招商、专班招商,加快打造全市乃至全国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预计全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将达到100家。目前,市区两级正在量身定制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拿出真心实意,支持永川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做大做强、集群发展,涵盖了产业研发、人才引进、员工培训、关键零部件本地化、市场应用推广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
熊雪说,这次博览会放在永川,130余家参展厂商走进永川,政产学研各界精英齐聚永川,以“聚焦智能制造,助推产业升级”为主题,可以说是正当其时、正当此地、正当其意。必将成为交流行业发展动态、展示技术创新成果、产需对接项目签约的平台,必将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需对接、提高公众认知度等方面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熊雪表示,永川机器人产业还刚刚起步、任重道远,真诚希望大家为永川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同时,衷心期待各位企业家朋友投资永川、共赢市场,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和诚意,全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创造最优的投资发展和工作生活环境。今后,永川将整合一切资源、举全区之力,办好博览会,不断提升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力,让博览会成为行业的年度盛会。
方军主持开幕式并宣布开幕。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敏佳代表参展企业发言。
开幕式开始时,嘉宾们共同观看了机器人搭建本次博览会会标。开幕式结束后,翁杰明一行还前往广州数控、重庆固高、陕西恒通等展区观展。
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市政委等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文良印、刘义全、吴文龙、赵荣华、赵德明、罗晓春等区领导,以及参展企业负责人代表等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