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婆婆如亲娘 儿媳胜亲女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4-12-18 21:54:56
是什么促使邹修昭18岁嫁入王廷贵家,与夫君熊青华担起照顾老人半个多世纪的重任?又是什么促使老人在丈夫去世后,仍然不离不弃与婆婆相濡以沫?

婆婆如亲娘 儿媳胜亲女

——记2014年“感动永川人物”候选人、双石镇五龙桥村村民邹修昭

记者 凌泽英/文 陈仕川/图

邹修昭老人在家里缝衣物。
 

       “老太婆都是她照顾的,我们常年在外打工。”双石镇五龙桥村大石包村民小组周女士面对婆婆妈,有一些愧疚;

       “为了照顾婆婆,我几乎没时间帮儿媳妇照顾孩子。”今年已71岁的邹修昭面对儿媳妇,有些沉默;

       “王廷贵常常一病就几个月,104岁高龄的老太婆,她的儿媳妇邹修昭不仅请来医生看病输液,还帮助洗身子、通大便,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五龙桥村村民谈起邹修昭远近闻名的孝敬,无不称赞。

       是什么促使邹修昭18岁嫁入王廷贵家,与夫君熊青华担起照顾老人半个多世纪的重任?又是什么促使老人在丈夫去世后,仍然不离不弃与婆婆相濡以沫?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2014年“感动永川人物”候选人、双石镇五龙桥村普通村民邹修昭。

       年幼母亲去世 孝老走进婆家门

       邹修昭出生于1943年,9岁丧母,其弟邹修建当时仅6岁。父亲和她两姐弟相依为命。小时候,哪怕是冬天,邹修昭也只有一条裤子可穿,没人做鞋子,大冷天她和小伙伴们“挤油渣”取暖。生活的艰辛让邹修昭只上了两年半的学,虽然她的钢笔字写得很漂亮,也被迫止步学业。

       “那时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到头来连红苕都要称,依人头、工分来论多少。”邹修昭回忆起当时生活物资极其匮乏之时的情景,不禁揩眼泪。这个坚强的女人心中也有往昔的“软肋”。

       女大十八变。1961年,邹修昭出落成一枝花,加上人勤快能干,说媒的人纷纷上门提亲。父亲告诉她:“为了以后家里人方便相互照应,就选近处的人家吧。”

       夫君年幼丧父 婆婆忠贞坚强感人

       50多年前,在媒妁之言下,邹修昭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丈夫熊青华与婆婆王廷贵。熊青华家虽然清贫,但他勤劳、诚实。首次见面时,熊青华坦诚地告诉邹修昭,他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王廷贵早年守寡,其大儿子早逝。是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拉扯大,母亲包过小脚,没有劳动能力,母子俩相依为命。

       “儿子两岁就守寡,一个小脚女人,要花多大的精力和心血才能把他养大?”邹修昭几乎不敢想象,“她多苦啊!是咋个把娃儿苦大的哟?”她还从附近邻居口中得知,熊青华6岁就开始学犁田,她被这个平凡、和睦,而苦过的家庭所感动,更为王廷贵的忠贞、坚强所感动。

       “她(王廷贵)这么命苦,带儿子如此不容易,我怎能不对家庭好,不对她好呢?”从此,邹修昭选择了熊青华,嫁入这个命苦的家庭。

       然而,出嫁后的第二年,邹修昭的父亲因病去世。“原想嫁到近处好照顾父亲,没想到他辛苦一生,却没享到丁点福就走了。”邹修昭垂泪,有些伤心。

       伺候婆婆胜亲女 同吃同睡伴终老

       随着儿子女儿的相继出生,熊青华多在外奔忙,家中大小事务几乎全落到了邹修昭肩上。“上有老,下有小”是她最真实的写照。有时,熊青华用语言伤母亲,邹修昭要责怪他。“我婆婆对我很好,孩子很小的时候她还能活动,就时常帮忙照看。”“我去赶集,买卖什么东西,她也从来不过问多少钱。”邹修昭与王廷贵相处很愉快。

       1990年,王廷贵身患多种病症而卧病在床,这一躺就是20多年。洗澡、穿衣、吃饭,全都要人伺候;到后来吃喝拉撒全都无法自理。曾经那么要强的女人,如今感觉成了家中负担,时常偷偷抹眼泪。为了化解老人心中的疙瘩,邹修昭一边给老人揉僵硬的小脚,一边认真地告诉婆婆:“妈,你别怄气,我们一家人谈不上哪个是负担。你是熊青华的母亲,也只有我一个儿媳妇,所以你也是我母亲。”

       为了照顾婆婆,邹修昭搬去和老人同睡一间屋。“有时转个背,她又摔倒了。”邹修昭回忆有一次老人连续拉肚子10多天,她不停地洗垫子、换布条,怕她意识不清去抓得更脏;有一次尿中带血,她请来医生给老人输液半个月;为了让老人恢复健康,她天天煨肉,一口口喂给老人吃。生病以来,邹修昭再没出过远门,连走人户、吃宴席都从不敢多待一会儿;她隔天就给王廷贵换贴身衣物、擦洗身体,按摩僵硬的腿脚,王廷贵从没长过褥疮,也没有常年卧床的臭味;2010年,王廷贵100岁,邹修昭干脆和婆婆睡到了一张床上,避免转过背她又摔倒。这婆媳俩从没拌过嘴、红过脸,让邻居们羡慕不已。

       2011年,丈夫熊青华因癌症去世,留下空荡荡的老屋和邹修昭婆媳二人。儿孙们想接两位老人到成都安享晚年,然而王廷贵经不起车马劳顿,照顾老人的责任自然落到邹修昭一个人身上。

       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只为婆婆度好晚年

       “我晓得,你肯定没吃,是不是又拿回去给你婆婆吃了?”一次,邹修昭在外碰到兄弟媳妇,弟媳拿了个饼子给邹修昭吃。可邹修昭想,婆婆在家出不了门,她要拿回去给婆婆吃。当再次面对弟媳的问话时,邹修昭反问:“你咋知道我没吃呢?”“我当时就见你把饼子放到荷包里了。”像这样的事情很多次,邹修昭的那点“小心思”都被旁人看“穿”了。“比亲生女儿还要孝顺,王廷贵哪世修来这么好的福气哟!”邻居们无不感慨。

       随着王廷贵年老,肠胃功能退化,便秘腐臭,邹修昭就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平时还细心地在饭菜里混点麻油,搭配蔬菜、水果;遇到王廷贵大小便失禁,邹修昭便打来温水,擦洗干净再换上干净衣服。多年来,这件常人觉得龌龊又上不得台面的事,邹修昭做得自然而熟练。在王廷贵生病卧床的日子里,她的床都是干净整洁的。而在这背后,是邹修昭这个儿媳妇的默默付出。“我年纪大了,力气不够了,有时扶婆婆洗澡真是力不从心,还好,先有丈夫熊青华搭把手,后有邻居过来帮帮忙。”邹修昭很感激周围邻居。

       就在与婆婆共度半个多世纪风雨中,邹修昭还和丈夫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培养成人。如今,她已是儿孙满堂。虽然屋子简陋,室内没什么好的家具,但她家是干净整洁的。今年7月,王廷贵走完了104岁人生,溘然长逝。“直到老人去世,她的床都是干净整洁的。”临死前的20多天里,王廷贵吃不下东西,也输不进液,在邹修昭的陪伴下,老人溘然长逝。至死前,邹修昭都和老人同睡一张床,这在亲生女儿中又有几人能做到?

       儿媳责怪不见怪 人间真情自长存

       儿媳周女士说,她(邹修昭)为给奶奶治病,不惜花钱,几大千的用,他们看着都心疼;嫁入熊家后,在分家过时,公公熊青华和婆婆邹修昭没能给他们更多优厚条件,但却很舍得为奶奶投入,她也相信公公婆婆自有其道理,因为丈夫有开车的本领,能够撑起一个家。

       “她服侍奶奶几十年,换做我肯定做不到。”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时常在外打工,照顾家中老人,她是“偷了懒”,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周女士的双胞胎儿子出生后,邹修昭也没多少精力和时间来照顾,但这也正好锻炼了她们一家勤劳自强自立的能力。

       “在她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周女士说,婆婆的言行感动了她们。每个人都会老,她希望人间真情长存,希望少些苦难,多些幸福;希望婆婆苦过大半辈子了,能够安享晚年,让她们也尽到儿媳妇的责任。

       “婆婆王廷贵走了,走时很安详。”邹修昭说,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同在一个屋檐下,同睡一张床,那份亲情,割舍不掉。她如今还到地里干活,还到婆婆房间看看,丈夫不在了,婆婆走了,以前的一幕幕犹在眼前。有时,半夜醒来,她还会习惯性地去摸摸身边,想问问婆婆要不要喝开水,要不要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