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组队自驾高原消暑游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4-08-22 23:26:07
酷暑时节,学生放假,老师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今年,在7月下旬的烈日烘烤下,以原兴隆学校的部分男教师为主,一支由6辆车、男士及其妻儿近30人组成的自驾游车队,于8月3日出发,前往川西北,直至青海境内,作了时长11天的组队自驾高原消暑游,直到8月14日才返回永川。

       酷暑时节,学生放假,老师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今年,在7月下旬的烈日烘烤下,以原兴隆学校的部分男教师为主,一支由6辆车、男士及其妻儿近30人组成的自驾游车队,于8月3日出发,前往川西北,直至青海境内,作了时长11天的组队自驾高原消暑游,直到8月14日才返回永川。期间,在高原地带充分享受了清凉,还了解了种种高原地带的风土人情,有一些是此前即便听闻过也没有真情实感的。近日,游罢归来的邹先生粗略地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经历和感受。

       1、线路及参考里程(这条线路是他们自己定的,参考了旅行社推荐线路,但并不是旅行社确定的线路):永川—内江—自贡—乐山—雅安—石棉—磨西—康定—道孚—甘孜—马尼干戈—甘孜—亚青寺—甘孜—色达—知钦—斑玛—久治—阿坝—红原—若尔盖—汶川—都江堰—永川。其中,到达甘孜后,分别到了马尼干戈、亚青寺,均是原路返回。期间海拔最高处在4000多米。沿着这条线路,他们还去了贡嘎雪山、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口、雀儿山、红原大草原、若尔盖草原等,感受了高原地区的生活,了解了那里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参观了当年红军经过处遗址等。

       2、准备工作:邹先生告诉记者,这一路因为人烟稀少,所以要考虑当没有旅店半途当了山大王之后的吃的、住的、用的,尤其是车子加油等有关问题。因此准备是比较麻烦的。

       住的:在专卖店买了帐篷、睡袋以及其它辅助用品。这个全套大约在500元左右。

       吃的:除了带上米、油、盐等常用作料之外,还得带上煮饭用的高压锅(一定要带高压锅,因为高原地区气压低,其它锅是煮不熟饭的)、煤油和煤气炉、汽油和汽油炉(汽油要用大桶装,因为中途可能没有加油站,汽车加油也用这个)。

       穿的:高原紫外线强烈,但是在阴凉处气温就比较低,一旦下雨刮风的,即便盛夏也会有点冷。所以,他们甚至带了羽绒服(并且派上了用场)。此外,还要带一双筒靴(他们经过草地——就是红军曾经经过的草地,因为出发时没有带,还就近买了一双)。

       救护:必要的药品、氧气瓶(一定要带氧气瓶,以防出现高原反应不好办)。

       3、时间:因为他们时间比较充裕,加上人多,有时大人小孩的,说走半天都出不了门,因此他们走得逍遥自在,共走了11天。

       4、费用:因为是朋友同事间自驾游,所以车子的消磨费什么的就没有。除去前期在永准备时的花费外,一路的油费、住宿费、吃的、门票等,回永后每个人分摊费用不足1700元。

       5、旅途记忆兴奋点:

       据邹先生介绍,高原之游,第一个特点是确实凉爽。一旦进入川西北高原,气温明显低下来,尤其是晚上。他自己除了带了羽绒服之外,还带了冬天穿的衣裤,在高原期间基本上都穿着。晚上,常常要披上或者穿上羽绒服;那天然的水刺骨的冷。

       第二个特点是高原上时晴时雨,记得有一天下了10多次雨。每次雨都是下一会儿就停了。雨一停,太阳又钻出来,紫外线强烈,火辣辣的。

       天蓝水好花正艳。这是自己的第三个记忆。游在高原,蓝天白云不染尘,流水清澈照人影。尤其是在高原的草原上,漫山遍野都是格桑花,一眼望不到边。这是我们丘陵地带居住的人所难以欣赏到的美景。

       第四,牦牛和牦牛肉。牦牛的毛特别长,腿脚短,比我们这里的水牛个头要小。但是牦牛肉特别好吃,那绝对是纯生态的食品。而对于其他的糌粑、酥油茶等,喜欢的人可以吃,但是有些人是不习惯的。

       第五,人烟稀少。有时车行了好久都不见一个人影,那感觉很冷清,加上高原的气温低,就更有了冷的感觉。在大草原里,能见到牦牛、也见不到养牛人,牦牛的颈子下,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的文字内容可能与牛的归属等有关。在各州、县城里,虽然人多一些,但规模也相当小。常常一个县城,规模还没有我们内地一个乡镇大、人口远没有一个乡场多。

       第六,住得复杂。那一带,居住的主要是藏族人,语言不通。所以这11天,他们住过宾馆、旅馆、也住过兵站的招待所。有3天找不到住处,只好搭帐篷,享受了野外居住和野炊的乐趣。

       第七,天葬很特别,不适应者别去看。邹先生等在色达看了天葬。据说色达是一个著名的天葬之处,每天下午都有仪式,有专人主持。方圆百里的人去世后,都要到这里进行天葬。按照当地藏族同胞的要求,可以参观,不能拍照。

       记者 凌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