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政要
镇街部门
医疗卫生
社会
领航
热点
教育学校
文化体育
图片

问问
专题
视频
新闻发布
渝西都市报
视界
旅游
直播
公示公告
手机报
今日永川
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东方梵高”陈子庄也是杰出的书法家(一)
来源: 编辑:永川迁移 2014-08-14 23:49:44
陈子庄作为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国画家之一,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近年来甚至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陈子庄热”,经久不衰,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有思想、有实力的书法家。

“东方梵高”陈子庄也是杰出的书法家(一)

王贞华

        陈子庄作为我国20世纪最伟大的国画家之一,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近年来甚至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陈子庄热”,经久不衰,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有思想、有实力的书法家。他在书法、篆刻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长期以来为画名所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无疑会影响我们对其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笔者曾多次撰文阐述子庄先生书法篆刻的艺术风貌及其成就,发表于各专业报刊,引起了较大反响,现梳理于后,就教于方家。

        一

        子庄先生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不多,综合各种资料所见,不过20多件,且多为晚年所做,加之他立意求新,一笔一画,天真烂漫,发乎性灵,纯任自然,不受一碑一帖的笼罩,已很难清晰地看出其书法的师承和渊源。根据所见子庄先生书法作品、书画题跋,结合《陈子庄谈艺录》和他朋友、学生的回忆,可以简单勾勒出他学书的经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子庄(1913——1976)重庆永川人,原名福贵,字子庄,有石壶、南原、下里巴人等号,工诗文、书法、篆刻,山水、花鸟画开一代画风。他幼年受父亲影响(其父曾为扇厂、碗厂画工),喜欢画画,12岁时所绘扇面已卖得很俏,名动乡里。其书法早年以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入门,16岁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只身闯荡江湖,19岁在成都从南社社员蔡哲夫、谈月色夫妇学习书法篆刻,对恽南田书法尤为喜爱,未见这一时期的字迹。青年时期的子庄先生不但文采出众,而且武艺超群,有侠义之风。 20岁在成都参加国术擂台比武,当场击倒29军军部教官,勇冠群首,深得四川军阀王瓒绪赏识,聘为军部教官。王瓒绪虽为一介武夫,却雅好文物字画,家中收藏甚丰。子庄先生教拳之余,负责为其鉴收文物字画,得见大量书画真迹,眼界大开,画艺日进。1932年秋,黄宾虹游历四川,寓成都李天明“一庐”,与老友蔡哲夫、谈月色夫妇及蜀中名宿林山腴、沈渻庵等人往来。子庄先生当时正随蔡、谈夫妇学习书法、篆刻,亲眼得见黄宾虹作画,启获良多。1936年齐白石受王瓒绪之邀,入川办画展,子庄先生负责迎送陪同,与其朝夕相伴,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先后与两位书画大师的接触,对其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间,子庄先生为黄宾虹所作六尺山水《峨眉钟秀图》题诗:“仙山深叠树交遮,合殿晴晖五色霞。游客穿林惊逸鸟,老僧支铛煮香茶。乱云欲雨腾腾白,落叶因风簇簇花。久计结庐峰顶上,茹芝饮瀣足生涯。”又与齐白石合作了《灯鼠图》,深得二人赞许。1943年初,子庄先生定居荣昌,建“兰园别墅”,广植花木,尤爱所种的十二树梅花,自号“兰园”,别署“十二树梅花主人”。他闯荡江湖十多年,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更深地体会到,“不读书,只埋头作画,磨穿铁砚断难得其仿佛。”于是他聘请吴拙生、叶少培、翁伯庄等名师教授经史子集,潜心学习诗书画印十多年,尤其对青藤、白阳、石涛、八大、扬州八怪及近代的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诸家心追手摹,几能乱真。子庄先生这一时期眼界渐宽,取法较广,对章草、阁帖和怀素一路的草书皆有涉猎,又受杨沧白书法影响,书风以秀丽清俊取胜。子庄先生在60岁后所作草书杨万里诗扇面题款中自言:“早年余喜草,日挥万字,三十年未曾梦此也,为草屋贤契书之,不可与他人看。石壶六十后。”从时间上推算,他喜欢草书,日挥万字之时,也正好在1943年左右。现在所见他最早的字迹是其作于1946年的一副山水画上的题款(如图1)“芸丛仁兄大方家正之,丙戌佛浴节后一日,兰园。”观其结字大小错落,不拘一格,用笔轻松自然,少顿挫,章法字距行距皆密,总的感觉是行书结字而草书用笔,流畅清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子庄先生随张澜等参加国共和谈,往来于重庆荣昌之间,他青年时期就对政治极有兴趣,此时更是处于中国政治漩涡的中心,内心的踌躇满志外化为笔墨的神采飞扬,颇能表现他当时的心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年时期的子庄先生对殷周金文、秦汉砖瓦石刻、六朝墓志颇感兴趣,尤其对《祀三公山碑》、《吴天发神谶碑》、秦汉量诏版用功最深。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挖防空洞发掘出一批东汉时期的摩崖石刻及汉砖,子庄先生亲往现场拓印,保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拓片孤本。先后经他亲身捶拓和收藏的汉砖金文拓片达数千件,时时观摩临写,深得其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书画创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于1954年3月题山水画扇画(如图2)颇能代表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篆书与行草书相互穿插,高低错落,富于变化,既有帖的流畅,又见碑的厚实。在对金文、秦篆、汉隶、魏碑广泛涉猎的同时,他对行草书的学习更加深入,并保持着非常地道的帖派风味。他1955年所写的《自传》文稿(如图3),按照信札的形式书写,顺风之下,提按有度,节奏明快,清新雅致。此时子庄先生42岁,之前因为参与荣昌地下党的活动,又受华中局地下党的指派,协助王瓒绪率队起义,解放后入西南军政大学学习,参加合川县“土改”工作,1953年6月转业到重庆三山水泥厂当技工,次年调遣新化工社任技术员,8月,化工社停工,子庄先生失业,陷入了人生的低谷,走投无路,甚至想到自杀。经在四川省政府任要职的老朋友王瓒绪帮助,由重庆市统战部推荐,调任四川省文史馆任研究员。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篇《自序》正作于此时,那种历经坎坷以后的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通篇字形修长,结构紧密,字距密而行距疏,很有丰子恺札书的意蕴,但笔锋更挺劲,提按变化也更丰富。子庄先生对丰子恺的书法很喜欢,他在《陈子庄谈艺录》中说:“郑孝胥、丰子恺、于右任、谭延闿之书法。均属第一流,然就中较之,郑为最,丰次之,于、谭最后。盖郑、丰写来漫不经意,似儿童。”他将丰子恺的书法置于于右任、谭延闿之前,激赏之意溢于言表,他这一时期的书法也深受丰子恺的影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955年,对子庄先生的艺术生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历经坎坷之后,他从青年时期对政治的热情中走了出来,潜心研究艺事。到成都后,他在全面整理、学习历代书画大家经典作品的同时,更广泛地结识了刘孟伉、谢无量、沈渻庵、姚石倩、施孝长、冯灌父、曾默躬、易均室等一批卓有才华的艺术家,通过交流、切磋,获益匪浅。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五人画展”、“剑阁写生画展”、“扇面画展”,为杨升庵纪念馆、宝光寺、武侯祠等地作巨幅画,画名蜚声西南。其中,尤与当时四川省文史馆馆长、著名书法家刘孟伉先生相交甚密,并深得其赏识。子庄先生的弟子陈滞冬在《走近陈子庄》一文中说:“1955年,陈子庄到成都后,书法受当时四川省文史馆馆长、书法家刘孟伉影响,变为雄强豪健一路风格,下笔沉重痛快,转折处锋棱毕现,与这一时期的画风相吻合。”其实,这一时期子庄先生的书法受刘孟伉的影响并不大,从这一时期他题画的书法看,风格取向非常广泛:有的沿袭青年时期帖派书风的行草书,如1960年春题《蜀中赏牡丹》(如图4):“蜀中赏牡丹以成楼者为佳。庚子春月,兰园。”行草书,笔画丰润,流畅秀丽,“兰园”二字仍作草书,字形与1946年题山水画相近而更见润泽。有的受齐白石题画书法影响很大,如1963年题苏东坡诗意图行书(如图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癸卯之春过眉山写坡句意,南原。”用笔、字结都很有齐白石书法的丰韵,尤其是撇捺的处理,更是与齐白石书法同出一辙。有的用行草笔意写篆书,奇倔生动,如1965年4月题山水画《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有的以章草笔意作行书,如1962年春节题蔬果图。在他这个时期的题画中,还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楷书和隶书。当时正是子庄先生深入传统,上下求索的时期,各种书体、各种风格的书法在他的题画中出现,正说明了其取法的广泛性。而刘孟伉书法的豪迈气概真正从子庄先生的笔下流露出来,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的事了。以子庄先生的个性和才情,在与刘孟伉接触的期间他是不屑简单照抄其风格面貌的,随着阅历见识的丰厚和笔墨功夫的加深,其内心的豪气自然从笔下流出。他受刘孟伉书法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审美和精神的层面上,而不是技法和面目的简单陈袭,因此有一个较长的消化、融合、酝酿的过程,正如早年黄宾虹、齐白石对他的影响几十年后才从他的笔下自然地流露出来一样。他在20世纪70年代所作诗稿(如图5),用笔大胆泼辣,沉着痛快,已不再计较于点画的精美,纯以气行,虽然与刘孟伉的诗稿在神韵上极为接近,但用笔、结字等方面与刘孟伉颇不相类,看似粗头乱服,实则随意挥洒而不逾矩,雄健豪放之外更见苍茫气象,独具魅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晚年的子庄先生在十年浩劫中同当时所有正直而有才华的艺术家一样未免其难,心爱的作品成了“毒草”,工资停发,幼子溺水夭折,妻子精神失常,两个儿子被下放农村,多年珍藏的艺术品全部被付之一炬……正如先生诗云:“墨华不入时人眼,穷骨欲撑半壁天。儿女饥啼无米煮,老妻久病又成颠。”然而处境再艰难,先生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在给亲友的信中说:“我还是要作画,无纸,毛边纸、包糖果纸、糊窗户的纸;无笔,小学生笔作画。练习写字时,常用笔蘸清水在桌上书之。”先生常常贫病交加,在病床上仍坚持作画,他对弟子说:“久病之中,日卧于床,不愿去考虑病情的好坏,还是想山水画日有所进。”又在给学生的信中说:“大病不死,关于绘画中必有变法,变得更好些还得努力。”子庄先生的艺术在生活的磨难中得到了升华,他的书法创作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不但题画的书法更加自如,随意挥洒皆入妙品,还写出了很多独立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能见到的书法作品大多创作于这一时期。总的感觉是结字、用笔更加轻松、自然,不再斤斤计较于点画的精美,结构的严谨,真、行、草、篆、隶,融会贯通,兴之所至,随意夸张变形,自由发挥,摒弃了一切造作、雕饰的痕迹,随机生发,率真之气激荡于字里行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独具魅力的作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