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经师”榜样“人师”示范
——记重庆市普通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凤凰湖中学教师黄焱
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玲 文/图
工作25年担任班主任25年,陪伴过上百名学生看病就医,上万次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培养的学生遍布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3年前,头顶着一串光环的黄焱调入凤凰湖中学。在这所2018年开办的新学校里,黄焱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对工作的热爱,成为学校班主任群体的“领头羊”,手把手引导年轻教师成长。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他用赤诚丹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
近日,记者走进凤凰湖中学,见到了这位不久前获得“重庆市普通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称号的优秀班主任黄焱。
笃行不怠系学生
从教25年来,黄焱一直酷爱教书育人这项神圣的事业。面对纷繁复杂的班主任工作,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他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育人之道,常学常新。黄焱常在寒暑假及周末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阅读教育专著,践行教育方法。他坚持阅读,学以致用,如读柳宗元的作品《种树郭橐驼传》,老郭种的树高大茂盛,硕果累累,诀窍是:“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他明白了树木和树人是相通的,要细心呵护,讲究方法,方能茁壮成长。
在黄焱教过的班上,有一名女生因父母离异,品行不良,不仅动手把男生的脸和脖子抓伤了,还在宿舍私拿同学的钱。黄焱老师得知情况后,并没有狠狠地训斥她,而是和班上同学约定,每天轮流一人对她写一句鼓励的话语。而且,黄老师还时常表扬该女生的闪光点,不时在作业本上肯定她的进步,渐渐地,女生的眼里有了光芒。初二时,女生没有返校,黄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爸爸在工地受伤了,家里负担重,爷爷让她在家喂养鸡鸭。于是黄老师赶到女生家,向其爷爷讲述孩子的变化,并承诺班级每月给予资助,让爷爷同意了女生重返课堂。到了暑假,黄老师又去家访,并专门带去猪肉、食用油和书籍资料。
在控辍保学的路上,黄焱已数不清跑过多少回,找回过多少辍学的孩子,用行动书写着“人师”的担当与使命。他深知,教师的天职,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如花的年龄散发出书香,是让教育能成为斩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器。
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天清晨六点半,黄焱总是伴着星月启程,在校工作时长12个小时以上。晨检体温、检查卫生、个别教育……他在讲台上、在办公室、在学生宿舍中,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身躬教有法,润物细无声。黄焱善于建设良好班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手抄报、文化墙、荣誉榜等开展系列活动。他严格落实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追为民之星,护盛世中华”等班会,已开展了上百次。他重视红色基因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在校做志愿者、到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去敬老院关爱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他注重在活动中育人,“凤凰农场”是活动的重要场地,开荒、播种、浇水、施肥、采摘,大家体验到自理、自立之乐。内容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立德树人,培养了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上网课期间,小浩同学意外摔下7米高的石坎,肋骨折断伤了肺部,黄老师和同学们献爱心捐款,住院期间不断鼓励,开学后又送去一件件新衣;小茹同学的母亲在手术台上意外离世,他不忘慰问;小睿同学体育课扭伤脚踝,小露同学被蜂蜇伤,小俊同学高烧……他都第一时间开车送医救治。25年来,黄焱老师一直坚守在班主任岗位上,陪伴过上百位学生看医生,有过几百次家访,上万次和家长沟通……用坚持诠释着“人师”的责任与初心。
奋楫争先写初心
作为永川区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黄焱积极参加重庆市语文课程基地项目建设,永川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研修,参加了4项市区级课题研究。在班主任基本功、教师基本功、优质课、命题等比赛中,他还获得30余项奖项。近年来,他撰写的家校共育论文获重庆市一等奖,学生成长指导案例、班主任教育故事比赛、“好班主任”演讲比赛均获市一等奖,“中华好家风”征文评比获得重庆市特等奖。今年,他指导两名青年教师赛课,一名获重庆市一等奖、另一名获永川区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重庆市征文评比、演讲比赛多次获得永川区、重庆市一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获评区“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重庆市优秀少先队集体”,个人获评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5年寒来暑往,25年俯首耕耘,一届届学生走来又离去,改变的是黄焱的容颜,不变的是他对教育的初心。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黄焱依旧坚守在三尺讲台,在班主任工作中努力践行“经师”榜样“人师”示范,在立德树人新征程中续写育人新篇。